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公司>>

新质生产力的“华友循环模板”:如何在绿色战略中寻“新”求“质”

2024-03-07 14:02: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一项全球75个国家430家企业的角逐中,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循环”)旗下子公司江苏华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能源”)脱颖而出。

近日,根据德国Start Up Energy Transition能源转型初创平台公布的清洁能源与储能类别最具前景初创企业名单,华友能源凭借安全、低碳化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解决方案入围榜单。

获得认可的背后,中国动力电池循环产业的势能正逐步转化为动能,包括华友循环在内,更将迎来市场爆发期。

那么,于动力电池循环产业来说,新质生产力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市场中又有哪些企业可以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提供具备操作实践的发展经验?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绿色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华友循环执行副总裁鲍伟说。

通过多年来在动力电池这个新能源领域的实践,华友循环上述负责人具体解释:一方面,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国经济进一步由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产业结构持续向高端升级的过程中,公司抓住机遇,在动力电池材料领域全面进行上、中、下游的布局;另一方面,公司围绕动力电池本身实现循环发展,利用好动力电池“寿命”的每个阶段,与国内外主流汽车品牌和电池企业围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打造了锂电池后市场闭环产业链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闭环生态。

过往的结果也证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以华友循环旗下江苏华友为例,2022年,该公司营收突破3.7亿元,同比增长145%。

华友循环致力于构建全球锂电循环产业一体化服务体系,以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围绕电池资产管理、定向闭环回收、梯次及再生利用等领域,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打造双循环闭环产业链。

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迎市场新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给众多相关产业指明了下一步的战略发展方向,尤其是绿色相关产业。

“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而言,新质生产力对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华友循环鲍伟表示,首先,站在整体市场角度,机遇期的窗口时间将更长,“蛋糕”会进一步做大。

综合上海有色网(smm)调研统计,2023年全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为499,660吨,同比去年增长66.41%。研究机构EV Tank预计,到2030年,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达到1053.6亿元,届时实际回收量将越来越接近理论值。

其次,站在行业角度,在绿色生产力驱动下,安全、合规、环保、符合ESG理念必将成为行业标准,这本身也是新质生产力对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小作坊”式的企业和劣质产能将逐渐“出清”,行业迎来真正的良性竞争。 

再次,站在新能源产业链角度,循环利用产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边际效应”将持续递延。

市场期待更多“华友循环模板”

政策侧指明方向,市场侧迎接机遇期。到企业侧,具体又该如何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当前的绿色趋势下,主动契合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并反向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发展,战略先行,紧抓市场内核。所谓“战略先行”,于行业所在企业来说,就是绿色先行。

而新质生产力的“内核”,关键就在于:“新”和“质”。

“站在企业端,我们认为:‘新’就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生态创新,本质上,更是思维创新。‘质’就是高标准发展和高质量结果,并尽力在全行业形成模板,促进公司自循环、行业外循环的双向发展路径。‘新’和‘质’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目前,华友循环已然打造了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模板,鲍伟表示。

据悉,华友循环实现退役电池“回收-拆解-分选-测试-组装-运营-监控”端到端数字化管理,采用异构兼容、主动均衡等技术方案,打造了全系列产品矩阵,构建了集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独立配储于一体的综合场景解决方案。

在资源回收方面,华友循环专注于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

“基于产业集群打造了生态友好型低碳供应链,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数字化运营、绿色金融(碳交易)和回收利用,建成梯次及再生利用工厂,希望为锂电池行业向环保能源转型贡献华友智慧。”鲍伟说。

在迎接市场新机遇之际,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建议出现在市场中。业界也期待华友循环能给市场带来更多可借鉴模板,促进整体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北京现代维修数据分析:千车故障率优 ...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市场监管局执 ...

  •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 ...

  • 第32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上海 ...

  • 重庆江北:校园食堂现场抽样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