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有赚头 产业有奔头
重庆市梁平区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谢 旺
“这种服务要得,我感觉现在很轻松。”正是春耕忙时,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梁平区紫照镇桂香村的张志中却不用操心40公顷流转用地的农事——从2021年开始,这些土地托管给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田中秧”)后,实现“省心有得赚”目标的张志中,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工作中。
2009年,田中秧理事长蒋丽英离开城里的美容美发店返乡创业,2014年,合作社创新推出“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方式。目前,田中秧共有骨干成员25人,拥有农机装备50多台,自建厂房2300平米。2019年,田中秧探索的水稻托管全程社会化服务,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全国20个社会化服务经典案例之一。2020年,田中秧探索的无人机在水稻各环节的应用技术,惠及数十万农户。
蒋丽英告诉记者,当前田中秧已经走出梁平,向四川、陕西等地延伸业务,不仅输出劳务,也同时输出技术。
梁平区是传统农业大区,现有耕地7.8万公顷,其中农村家庭承包耕地约6.5万公顷。2015年以来,梁平区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长效托管机制,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主体增实力。截至目前,该区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12家,从业人员1587人,实现服务收入13亿元,服务耕地面积约4.6万公顷,其中托管面积约3.3万公顷,直接带动农户18万户以上,其中小农户占比72%。
梁平区的服务模式中,有两个闻名全国,一个是田中秧的“全程保姆式托管”,另一个是重庆捷梁农机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捷梁”)的“菜单托管全链条服务”。
捷梁成立于2016年,现有成员187人,拥有农机设备80多套、无人机3架,形成了全程式、菜单式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托管服务模式。近年来,捷梁按照全程托管要求,牵头开展服务组织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发展,比如把托管服务中的部分机耕作业交给罗毛农机合作社,把部分飞播作业交给田中秧,自己则从事较擅长的统防统治、收割、烘干以及为其他服务组织提供补充服务。
2022年,梁平区、捷梁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梁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每年投入1.5亿元,完成约6666公顷(1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加强对社会化服务的验收监管,确保服务面积真实准确;进一步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引导组织小农户集中连片接受社会化服务,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进一步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向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拓展。
梁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将长期坚持开展“护农、安农”专项执法,强化农资产品安全隐患的排查,强化重点品种的监管,对与广大农民群体生产密切相关的农资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相关经营主体的服务和扶持,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好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