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闫冬)北京猪鲜生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成立,距今还不到一年,但是已经因食品安全问题多次被通报,还成为市场监管系统公布的典型案例。
鲟鱼(淡水鱼)检出镇静剂类药物
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的关于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21年第32期)中,北京猪鲜生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鲟鱼(淡水鱼),恩诺沙星、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恩诺沙星(μg/kg)检验结果为222,标准值为 ≤100;地西泮(μg/kg)检验结果为1.76,标准值则为不得检出。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据了解,恩诺沙星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淡水鱼中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的药物残留量超标。长期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
地西泮又名安定,为镇静剂类药物,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地西泮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地西泮可以降低新鲜活鱼对外界的感知能力,降低新陈代谢,保证其经过运输后仍然鲜活,但地西泮在鱼体内残留是永久性的,它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地西泮超过一定剂量会引起人体嗜睡疲乏、动作失调、精神混乱等症状。
针对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已依法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涉及外省市的已通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经营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冷冻肉类被罚8万元
今年7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披露的4起“铁拳”行动中的典型案例里,北京猪鲜生科技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该公司因经营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冷冻肉类食品,被罚款8万元。
2020年11月18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进口冷冻食品检查,随机抽取肉及肉制品核酸检测报告并核实真伪,在检查中发现猪鲜生经营的牛胸肉、牛上脑等进口冷冻食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与海关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不符。
2021年4月6日,延庆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猪鲜生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5545.05元,没收涉案物品牛胸肉、牛上脑,折合699.3元,并处罚款8万元,累计罚没款8.55万余元。
违反北京市相关安全生产规定被罚1.55万元
据企查查显示,京延市监罚字〔2021〕87号显示,北京猪鲜生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被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5500元。处罚日期为2021年3月25日。
综上所述,这家公司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是三次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或者处罚。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猪鲜生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法定代表人朱雪生。经营范围包括销售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农产品、日用品、服装、鞋帽、玩具、针纺织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文化用品、鲜蛋、化妆品、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体育用品、家用电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