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莫让六价铬成为鞋类出口“拦路虎”

2018-11-19 23:17:39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来自宁波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出口鞋类产品1.04亿双。其中,出口欧盟3779.9万双,出口额为2.85亿美元,占鞋类出口总额的38.8%。然而,鞋类出口欧盟并非畅通无阻。据近日发布的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通报数据显示,我国鞋类产品被通报9起,其中5起是因为六价铬含量超标。

六价铬为何成为鞋类制品走向欧盟市场的“拦路虎”?据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六价铬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易被人体吸收,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皮肤接触会导致过敏,人体吸收后会引发胃、肝、肾功能损坏,严重的可致癌及遗传基因缺陷等。

“其实,鞋类皮革生产并不使用六价铬,但在皮革鞣制工艺中,为增加皮革的尺寸稳定性、抗机械性能和耐热性,会添加三价铬化合物,如果加工工艺不过关,在皮革存储、使用过程中,三价铬就可能转变为六价铬,导致六价铬超标。此外,部分制革材料如染料也可能残留六价铬。”该负责人说。

近年来,欧盟对六价铬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我国鞋类出口企业生产工艺、质量监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皮革中六价铬含量的检测标准进行了更新,新标准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限制为3mg/kg。今年我国有一批男士凉鞋因六价铬含量达61.8mg/kg,遭到西班牙通报并退运,不仅给企业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也对其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不断发生,宁波海关呼吁企业引起高度重视,树立绿色产品意识,加强源头把控,对皮革原材料、制革所用的铬粉提前进行六价铬测试,严格监控原材料和成品储存、运输环境因素,避免三价铬被氧化成六价铬。同时,加快新技术开发,调整制革工艺,比如使用植物复鞣剂等不含铬的替代品,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过量的六价铬。

(董娜郭蔚冉任清庆)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