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报告显示:中国儿童首次接触互联网年龄集中在6到10岁

2018-10-12 16:18: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马海燕)11日在北京发布的《新时代女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儿童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普遍集中在6到10岁,占比61.4%,且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有2.1%的儿童3岁即开始接触互联网。

在第七个“国际女童日”到来之际,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布了这份《报告》。《报告》历时半年,在对6300份有效问卷的调研统计及对部分家长和女童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形成。

《报告》认为,年轻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对互联网的依赖增强,智能终端的普及促进了儿童在成长早期就与网络发生接触。

《报告》显示,儿童在互联网上关注度最高的事情是“做作业/解题”,其次是科学知识,分别占25.6%和20.9%,在业余兴趣爱好方面,儿童对于体育赛事及英语相关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

手机成为儿童上网主要途径。儿童使用手机上网占比达87.3%,比排名第二的台式电脑高出50.4个百分点。

调研中还发现,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使用互联网学习的态度不一。一方面使用互联网可以提升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会依赖互联网完成作业,甚至出现抄作业等现象。

《报告》指出,与父母同住的儿童上网时间较短,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的占比仅为7.6%;而不与父母同住的儿童上网超过6小时的占比为14.6%。

数据还显示,儿童使用网络的男女比例为46:54。女童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胜一筹,但女童上网时间略长,每天上网时长在两个小时以上的女童占比略高于男童。

同时女童遇到色情信息骚扰的占比达29.3%。女童遭遇网络诈骗信息、网络暴力辱骂、陌生人约见面的占比分别为35.9%、24.1%、11.5%。女童在网络中遭遇侵害造成的影响也更深远更恶劣。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朱锡生建议,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儿童网络应用、辨识、防范、解决问题和参与互联网建设等五大网络素养能力,并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分类分级制度,培养具有自律品格、理性意识的网络空间建构者。(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