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给中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点个赞

2018-10-09 09:50:44 人民日报

给中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点个赞(外国人眼中的诚信中国)

——访乌克兰汉学家协会理事柯莎夏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谭武军

柯莎夏是乌克兰汉学家协会的理事,上世纪90年代,她曾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留学。柯莎夏长期从事乌中经贸和文化交流工作,频繁往来于两国之间。

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营造出“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柯莎夏对此深有感触。柯莎夏说,做生意最讲究“诚信”二字。过去,乌克兰商人了解中方合作伙伴诚信度的渠道较少,担心会遇到商家失信行为。这些年,中国加强了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重视企业信用信息公开,为乌中两国企业进一步深入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和信用保障。

柯莎夏对记者说,经常有乌克兰朋友来找她,说他们准备与中国的某家企业合作,但对企业并不了解,希望柯莎夏帮助查找企业信息。柯莎夏边说边打开笔记本电脑,娴熟地登录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向记者展示她是如何帮助朋友对中国企业开展调研的。“我不仅要查询企业的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股东情况、经营范围、营业期限等基本信息,更关注企业是否存在行政处罚、经营异常等关系企业信誉度的重要信息,然后给朋友们提出参考意见。” 柯莎夏说,现在这个网站越办越好,公示的信息越来越详尽,还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向查询人提供企业信息报告,方便查询人掌握企业信息。

柯莎夏对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十分关注。她说,越来越多乌克兰人在中国的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商家的好评度成为顾客选择商家的重要参考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商家重视维护自己的信誉度,以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赢得顾客青睐。

在柯莎夏看来,中国近年来加强诚信建设体现在方方面面:考试舞弊、学术造假等纳入个人信息档案;互联网、邮寄快递、电信、金融账户等领域推进建立实名登记制;食品药品等领域完善管理,严控风险;将旅游者的相关信息记录在个人诚信档案,引导游客文明出行、明礼诚信……这些对整个社会形成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大环境非常有利。

(本报基辅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09日 22 版)

(责任编辑:一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