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单项指标波动不能得出“消费疲软”结论

2018-08-30 15:49:21 经济日报

单项指标波动不能得出“消费疲软”结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姚 进 林火灿

观察一个经济体消费是不是出现“疲软”,不能只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一指标,更不能只看其月度数据波动

不能因为一些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就忽视消费需求从实物消费转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高品质产品的主流趋势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0752亿元,同比增长9.3%,比去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比去年同期放缓1.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引发了外界对于我国经济“消费疲软”的担忧,并对消费能否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充满疑虑。一些观点甚至认为,我国并未出现期望的消费升级,反而正在经历“消费降级”。

对此,专家表示,观察一个经济体的消费是不是出现“疲软”,不能只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一指标,更不能只看其月度数据波动。这是因为,消费是一个慢变量,消费的变化,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也受社会、心理、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消费不仅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所反映的实物消费,还包括教育、医疗、交通、通信、文化等服务消费。

具体来看,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虽然比6月份略降0.2个百分点,但高于5月份0.3个百分点。在同比基数规模已经较大的情况下,经济指标在不同月份出现微小波动,是正常的,不能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就认为消费表现疲软。

尽管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但消费品市场仍保持单月超过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吃、穿、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和服装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9.5%和9.1%,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3.8个和3.4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长11.3%,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CPI同比上涨2.1%,前7个月平均同比上涨2.0%,在整个消费品市场供给非常充裕的形势下,价格还能保持温和上涨,说明需求在持续扩张,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如果我们对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水平等因素作历史、纵向比较,就不难发现,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供给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消费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转换进程在加快,消费升级的态势不可逆转。

首先,我国居民食物支出之外的穿住用行等物质型消费比例上升,潜力很大;信息、医疗、养老、家政、旅游、文化等服务型消费的空间才刚刚打开,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对拉动消费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服务消费与物质消费共同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8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4万亿元,增长12.5%。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增长较快。

其次,我国有着13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又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这不仅为拓展消费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会对消费升级形成催化作用。同时,我国乡村消费增速快,边际消费倾向比城市居民高,所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一个点带来的消费增长,要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一个点带来的消费增长,从而对消费增长以及消费升级也会形成牵引作用。

再次,从消费方式来说,随着互联网普及率逐步提高和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网上零售等新兴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发展。1月份至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47863亿元,同比增长29.3%。在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零售业企业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不断推出更注重消费者体验,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跨界消费场景于一体的新零售业态。

因此,我们不必担心消费需求会转为“疲软”,更不能因为一些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就忽视消费需求从实物消费转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高品质产品的主流趋势,而是要抓住机遇,提升供给质量,深挖消费需求潜力,努力实现供给结构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