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最新报告:中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2018-08-17 15:04:1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电子学会16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称,当前,中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工业机器人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部分技术已可形成规模化产品,并在某些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该报告指出,中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主要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与服务领域颇具成长空间。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7.4亿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9.7%,其中工业机器人62.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6.7亿美元。同时,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市场进入蓄势待发的重要时期。

二是中国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研发仍以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初步实现了控制器的国产化;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快速提升,已与国际第一梯队实现并跑;特种机器人研究实力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中国机器人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双轮驱动,行业龙头加速布局机器人生态系统。近年来,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势头较为良好,传统机器人用户企业纷纷通过自主研发、投资并购等手段介入机器人行业,并通过综合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服务机器人,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并获得市场认可。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还将全国划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和西部六大区域,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相对最为雄厚,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东北地区虽具有一定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但近年来产业整体表现较为有限,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

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也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加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有效拓宽机器人企业投融资渠道、持续提升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搭建机器人行业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有序实施机器人产业应用示范工程、逐步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加快推进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