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奶业振兴靠的是什么

2018-05-26 19:42:31 经济日报

经历了2008年质量事件的中国奶业,这10年来走过了“触底反弹”的过程。10年前,国人对国产奶信心跌至谷底,洋奶粉备受追捧;如今,中国奶业的质量安全水平正进入历史最好时期。10年间,中国奶业的变化可谓世人瞩目。奶业振兴,靠的是什么?

要解决问题,首先不能回避问题。“食品安全无小事”,质量是食品行业的命脉。正因为教训深刻,我国监管部门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空前力度,对奶业加强整顿和监管,并推出了“史上最严”配方奶粉注册新政等一系列措施,彻底净化了市场。数据显示,我国奶业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的抽检合格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百分之百。这是奶业重振品牌、令消费者重拾信心的基石。

要解决问题,更要正视差距,迎难而上补“短板”。与世界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业的基础还很脆弱,最主要体现在规模化、组织化生产不足,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不高。这导致了我国奶业生产成本偏高,国产奶与进口奶价格倒挂,难以与洋品牌竞争。经过10年努力,2017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个百分点;奶业企业前20强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5%。产业集中度提升了、成本降下来了,我国奶业企业有了底气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解决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不仅要靠奶业自身,还要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入手。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每年新建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加大粮改饲力度,让“粮仓”变成“奶罐”;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建设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等。农业兴则奶业兴,只有加快“三农”系统性改革,才能为奶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料保障。此外,强化金融保险、奶畜养殖用地等支持,也为奶业振兴创造了条件。

小小一杯奶,一头连着乡村、农户,一头连着消费者,更关系着一个民族产业。10年来,这一杯奶的变化告诉我们,“上下齐心,其利断金”,我国民族工业完全有能力应对国际竞争挑战。(记者 杜铭)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