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国人旅游进化史:从奢侈品到必需品 自由行遍天下

2017-10-10 15:28:34 新华社

一个家庭的“旅游进化史”

新华社合肥10月9日电 题:一个家庭的“旅游进化史”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张紫赟 董雪 姚兵

哈尔滨到莫斯科,今年49岁的张立和妻子叶女士,为这次的“黄金周”出游酝酿了大半年。这是夫妻俩第一次出境游。“三十年前我读书时就喜欢莫斯科的建筑,现在终于来了!”叶女士说,快退休的她,还想去伦敦、加拿大和迪拜看一看。

从不知旅游为何物,到自由行遍天下;从跟团游赶景点,到住在一座城里休闲游……三十余年间,旅游从奢侈品变成了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仍持续发生着变化。

想当年旅游难,只能把“探亲”当旅游

改革开放初期,张立的脑海中还没有旅游的概念。他记得第一次出远门是16岁那年去北京探亲,自己第一次去故宫,去看毛主席的像,在天安门前留下了一张站得笔挺的照片。

1992年,张立借着单位培训的机会,到了安徽省黄山市。“当时齐云山完全没开发,累了饿了就在老乡家里借口饭吃。”他说,老乡在山上采的茶特别香,自己求了半天,老乡才肯卖一点。

“那时候以接待入境游为主,国内游很少,多是两地分居的探亲者、外地出差的。”80年代一毕业就在旅行社做导游的黄翔说。

“受制于经济发展,当时中国人的旅游意识很弱,入境游占据资源优势,到90年代初,国内旅游业才逐渐兴起。”西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吕兴洋介绍。

1993年发布的《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努力发展大众旅游产品。《意见》中的数据显示,1985年至1992年间,国内旅游人数从2.4亿人次增长到3.3亿人次,总收入从80亿元跃升至250亿元。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经历很难忘

1995年开始双休日工时制,1999年迎来第一个“国庆黄金周”……诸多因素令国内旅游获得空前发展和繁荣,老百姓旅游的目的也从探亲访友、商贸活动,发展为观光和度假。

昆明学院教授、《旅游研究》主编窦志萍说,上世纪90年代初,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昆明到西双版纳的机票一票难求,不找旅行社根本不可能买到票,从机场到景区的交通也不方便,“出行必须依赖旅行社。”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出游需求快速上升,却因带薪休假难落实,没时间释放需求。1999年设立黄金周,这标志着中国公民旅游业进入一个大爆发时期。”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分析说。

那段时间,假日旅游热潮迅速席卷全国,叶女士每逢节假便会报团出游。海南、四川、重庆、江苏、甘肃……21世纪前后10年,她几乎跟团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差不多同一时期,导游钱清香也切身感受到了跟团游的兴起。尽管“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但她带的团依旧逐年增多,景区也越来越挤。

“1999年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设立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2008年随着旅游大众化,因‘黄金周’带来拥堵等弊端取消五一长假。一立一破,标志着旅游业功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创收产业,而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一份快乐的‘幸福产业’。”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分析说。

2012年,中国开始从大众旅游进入大众休闲的萌芽阶段,传统团体游产品无法满足百姓的多样化出游需求,自由行、自驾游、定制游、乡村游等新方式不断涌现,并受到热捧。

“旅游对老百姓,尤其对六七十岁的人而言,从‘与我无关’变成了‘与我息息相关’。”魏翔说。

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突破30余亿人次。随着节假日景区爆棚屡现,越来越多国人开始选择“出境游”。“哪怕一个退休的老头老太,都有出国旅游的愿望,出国旅游已成常态。”云南省昆明市旅行社协会会长朱伯威说。

轻点APP “背包客”自由行遍天下

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跨时空进行旅行决策的难题,张立和妻子也开始自由行。为了更休闲舒适,往往出行前一个月,张立便开始做攻略,规划路线、订酒店、找美食……乐此不疲。而现在,这些只要轻点手机APP即可完成。

国内想去的地方都去了,近些年,张立一家人的旅游选择又发生了新变化。2013年国庆,侄女方君跟同学一道去了韩国观光购物。2015年国庆,家里老老小小组了5个人的女子团去日本自由行。今年国庆,张立夫妻俩也首次将脚步迈出国门,开启“自由行遍天下”模式。

“我的护照上有4年欧洲往返签,10年美国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朱伯威举自己的例子说,出国方式逐渐多样化。比如自由行,以前刚开放国门时,出国游必须团签,现在已有多种签证方式出国,许多国家都给予了中国游客签证优惠。

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5.37亿人次,其中出境游0.62亿人次。此前,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三十余年间的旅游发展,折射出的正是国民生活的变化。”吕兴洋说,随着国民的出行时间更加自由,未来的旅游将呈现更多样化的特点。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