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经济观察: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寒冬来了?

2017-08-21 15:09:4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电 (王庆凯 夏宾)中国互联网金融诞生以来,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集中整治”又“门庭冷落”的骤起骤落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寒冬真的来了吗?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企业高管,在本周末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7北京年会上,共同探讨了金融监管趋严下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在政策监管趋严下,市场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目前处于相对低谷的阶段。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认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但如果监管或合规就是寒冬,那中国企业应该欢迎这样的寒冬,无序的市场、恶劣的竞争、大量的风险才是真正的寒冬,当监管意识、合规意识在行业变成共识时,便会迎来春天。

“我更愿意把目前理解为整理和规范阶段,待后续的蓄势再发。”蚂蚁金服副总裁徐浩称,不法机构假借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将线下骗局搬到线上,损害用户利益。另外,部分不具资质或技术能力的机构,赶热潮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最终匆匆倒闭后给用户带来损失,损害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

在腾讯支付金融业务副总裁洪丹毅看来,互联网金融板块很多,整个互联网金融迎来寒冬并不准确。以P2P网贷为例,2017年上半年,已关停网贷平台3900多家,现存网贷平台2000多家,互联网保险也面临类似情况,对这些不规范的领域可以算是寒冬,但这也是中国经济脱虚入实的好机会。

同时徐浩认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即“服务实体经济”。只有扎根服务实体经济,坚持服务小微企业,行业才能平稳健康发展。

百度集团副总裁张旭阳则认为,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算法的进步,以及大数据挖掘处理能力的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会不断拓宽,应用也愈加广泛,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前景会更加美好,“我没有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寒冬。”

从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到2014年的P2P网贷、2015年的股权众筹、2016年的区块链金融,再到2017年区块链朝着应用层面发展,互联网金融这几年风生水起。

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家金融创新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认为,有三个基本背景造成了上述现象。一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与其他国家严格监管金融行业的不同发展理念;二是监管领域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几乎是空白;三是中国经济运行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大数据改变金融运行格局,经济运行本身在供求两侧出现结构性变化。

“未来前两个背景一定会发生变化。”殷剑峰称,不会再允许互联网金融业野蛮生长,监管也将是强监管,利用监管空白进行套利的机会即将消失。

因此,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没有互联网技术基础的非金融企业,会从金融行业消失,对它们肯定是寒冬。“但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改变中国经济运行技术结构的互联网金融业,一定是发展的趋势。”殷剑峰说。(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