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经济观察:“一带一路”建设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2017-06-19 15:42:2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6月18日电 题:“一带一路”建设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展现“速度与激情”。这个旨在让全球经济摆脱“亚健康”的倡议,正加速融入各国经济发展脉络,赢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如何让这一倡议走得更稳,成为正在此间举行的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上与会者热议的话题。

对外投资:“己所欲”与“人之欲”怎么结合?

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中国企业的投资热点。据官方数据,2014年-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2017年1月-5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直接投资近50亿美元,在同期对外投资总额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

但要使海外投资真正实现双赢,中企还需学会把“己所欲”和“人之欲”结合。

“有的公司对外投资,以为自己做的是好事,但现实不一定是这样”,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提醒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要掌握当地社会文化,要让当地民众理解其投资目的。如果以为只要投资项目获东道国政府接受就会一帆风顺,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也坦言,一些中国企业认为符合东道国需求的投资项目,在当地人看来可能未必如此。例如,相比中国人强调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能更看重创造就业岗位和增加收入。

“从我们的角度觉得这是你(当地)需要的,但一定是人家需要的吗?”海闻表示,在此情况下,中企进行海外投资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需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贸易体系:如何均衡平等?

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存在贸易逆差,仅少数国家有少量顺差。和中国的双边贸易也同样如此:中国是顺差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逆差国。

这与双方贸易能力有关。“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顺差是因为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商品非常有限。”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说,如何改善贸易结构,提升贸易质量,推进贸易便利化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难题。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建立均衡平等的贸易和投资体系,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真正形成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

在海闻看来,中国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进一步开放市场,“甚至要准备对这些国家有贸易逆差”,这对相关国家发展有利。

实际上,在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上,中国已采取行动。除与部分沿线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外,中国还承诺要在未来5年内从沿线国家进口2万亿美元的商品。

风险规避:靠市场、靠法制

作为一项涉及多个国家的大型国际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在推进过程中难免面临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升温,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都不可不察。

与会者认为,要规避风险,需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

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认为,面对风险,“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市场化投融资方向,用国际标准进行制度建设,提高生产力水平。

在中国民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汉民看来,要使“一带一路”从愿景变为现实,法制化是根本。中国应加快出台对外投资法,并全力推进世贸组织(WTO)相关法制建设,促“一带一路”沿线尚未加入WTO的国家争取成为WTO成员。(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