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综合时讯>>

夯实质量 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2017-03-06 17:07:16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张辛欣)制造业的生命在于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对正在向中高端迈进的“中国制造”而言,“质量”二字重过千钧。近年来,中国游客海外购买马桶盖等现象也从侧面体现了提升“中国制造”质量的迫切性。

  “质量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打造品牌的基础。企业在创立之初就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报告中关于“质量”的表述,她特别认同。

  董明珠说,越是市场竞争激烈、低端产能过剩,越需要夯实制造基础,补齐制造短板,做强质量,推动产品升级。

  坚守质量,首先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从生产到出厂,每一滴啤酒都要经历1800多道检测工序,才终成佳酿。在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看来,正是这种精益求精,让青啤在快消品市场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坚守质量,尤须借助创新的力量。

  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认为,决定制造业质量的不仅是态度,更是技术。一个螺钉拧不紧,一对齿轮咬合不上,都反映出基础工艺的“短板”。

  工艺、材料是制造的筋骨,即使是在智能化、自动化大力推进的今天,对机器的打磨、对精度的控制、材料的稳定性仍是摆在制造业面前的一个课题,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突破。

  “我国的工业基础尚不能满足整个工业发展。在迈向制造强国过程中,要着力推进工业强基,补上发展短板,奠定赶超基础。”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一直致力于推动材料研发应用的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协调构建产业链促进石墨烯应用开发的建议。他说,正是因为新材料应用面广、决定着工业发展的基础与潜力,从研发到应用格外审慎。对新材料产业来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集成合力攻关,营造长期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十分重要。

  坚守质量,还需要规范检测标准、加大监督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

  “比如,对产品标准的认定和检测严格执行,加大力度打击投机取巧,防止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董明珠说。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