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俨然成融资平台 共享单车押金不能成为监管盲区

2017-02-27 15:33:05 经济参考报

日前,有关共享单车押金的话题成为舆论关注点。据报道,以摩拜为例,去年12月活跃用户313.5万人,押金超9亿。押金充进去容易退起来难,在“一充一退”的时间差里,这庞大的资金如何被使用?是否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网民认为,共享单车押金的监管不能成为盲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押金设立专用账户,接受第三方监管,防止押金被挪作他用。

俨然成融资平台

网民“李俊慧”表示,单笔看似数额很小的押金,是对消费者行为的约束,也是对单车平台企业权益的保障,合理且也不违法。但是,交“易”退“难”,涉及的人数多了,这笔资金,就需要一本“明白账”,否则其潜在的危害是巨大的。

不少网民认为,共享单车一车多押是严重问题。网民“李清”表示,共享单车的每个用户都需要交押金,而不是每辆车只收一份押金。换句话说,如果单车平台能发展到单车数量10倍的用户,每辆单车就能收10份押金。

“押金,说到底并不属于共享单车平台的私有资产,而是用户的钱。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市民看中的是共享单车的方便和租金的便宜,而平台看中的却是用户预付的押金,共享单车平台俨然成了一家融资平台,这也是最大的风险所在。”网民“何勇”说。

可实行第三方存管

“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很容易导致非法集资和卷款跑路。”网民“maomaobear”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尽早介入,调查监管,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

网民“江德斌”建议,可实行第三方存管模式,强制要求平台将押金存入银行账户,并实时监管资金流向,只能用于退还用户押金,不得挪用于其他方面。而且,押金退还流程要由存管银行操作,按照原路径实时退还给用户,而非退到平台账户里。如此,即可将平台管理者与押金隔离开,确保资金的安全性,维护用户的权益不受侵犯。

还有网民认为,鉴于公共交通工具收取押金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现象,能否在全国层面统一立法,也值得考虑。立法不仅要明确押金账户如何监管,还应该明确押金收取标准、押金退还时间和方式以及押金不能退还的救济机制。(记者 王玉 整理)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