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统计数据>>

1月份M1与M2剪刀差缩至3.2% 反映中国经济活力增加

2017-02-15 15:54:07 中国经济网

当月新增信贷2.03万亿元,刷新一年新高;社融增量3.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闫立良

“1月24日央行上调MLF利率10个基点,对当月新增信贷规模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是货币市场利率的上调,但这种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前提下的变相加息,向银行类金融机构释放了清晰的信号: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能受到任何挑战。

央行昨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同比少增4751亿元。尽管当月新增贷款刷新一年新高,但不及市场预期的2.55万亿元。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7.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6.9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66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当月净投放现金1.83万亿元。

1月份M1与M2的剪刀差大幅缩减为3.2%(上个月为10.1%),连续第7个月收窄。这个数据反映出当下中国经济活力正在增加。

从1月份贷款构成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

上述交易员称,由于住户中长期贷款中房贷占比相当高,所以后续各银行仍有收紧房贷的必要。今年以来银行收紧房贷的信息日渐增多,就是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的要求。

央行初步统计,2017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2.1万亿元和2619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2237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539亿元,同比少562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99亿元,同比多130亿元。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最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层面的动向本质上是希望抑制国内资产价格泡沫来减弱催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因,这种调控手法在一定程度会抑制通胀上行。上述交易员则认为,未来央行会更加注重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尤其是货币市场利率与流动性投放的组合,就像央行春节前后那样的操作手法。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