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食品价格涨幅扩大 机构预测10月CPI或重回“2时代”

2016-11-01 15:37:09 经济参考报

记者综合多家机构预测,由于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有望重返“2时代”。

9月份食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环比回落但同比涨幅扩大。商务部公布的周频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10月前三周蔬菜价格环比上涨,蛋类、禽类、水产品类价格环比都有下降,蛋类价格降幅较大。肉产品价格小幅下降,猪肉价格降幅明显。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10月食品价格环比降幅在0.3%到0.8%之间;由于去年同期食品价格环比降幅为1%,今年食品价格环比降幅低于去年,使得今年同期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预计在3.2%到3.6%左右。此外,燃油价格上调、工业出厂产品价格回升,非食品价格环比延续微升态势,同比涨幅可能在1.6%到1.8%左右。因此综合判断,10月CPI同比涨幅可能为2.1%。

而上周菜价、猪价均小幅回落,食品价格再度下跌。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也就此预测10月CPI食品价格环比下跌0.8%,但他同时认为,由于非食品价格上升,10月CPI将小幅回升至2%。

此外,还有多位专家认为,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加上前期成本端累积下来的涨价压力,或导致未来一段时间CPI同比保持升势。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就表示,随着低基数效应的持续和部分食品价格反弹,通胀将延续回升态势。但居民收入未大幅改善情况下,通胀回升存在上限,预计四季度通胀高点可能接近上半年2.3%的水平,因而对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对于未来的价格运行走势,连平认为,猪肉价格可能延续回落态势,由于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量都处于低位,不会明显出现供大于求,猪肉价格下跌幅度不大;天气转凉,蔬菜价格可能季节性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中的农产品和食品类价格指数已连续3个月下降,对未来粮食价格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大豆、玉米等进口量较大的相关粮食产品价格可能下跌;近期原油价格有所上升,国内燃油价格调升,石油相关消费品价格上涨。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对CPI形成支撑,但出现强刺激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小,通胀压力不大。预计未来CPI同比涨幅在略高于2%左右波动,整体小幅上涨。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