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人物>>

林毅夫:以“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2016-10-15 10:52: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10月14日电 (记者 刘贤 刘相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14日在重庆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而解决方案是“全球基础设施投资”。

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是在“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作出上述表述的。

他援引数据分析称,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的8年内,发达国家还未完全复苏。国际经济学界的共识是发达国家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但这些结构性改革措施,短期会减少需求、减少投资,在政治上不可推行。而不推行结构性改革,有可能致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蔓延。

林毅夫认为,过去发达国家发生危机时的“药方”是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给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但此次危机是发达国家共同发生的,其产品相似。若一个国家货币贬值增加出口,会抢走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可能引起竞争性贬值。

林毅夫因此提出打破僵局、为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的方案——全球基础设施投资。

投资基础设施,短期可创造就业、增加需求,长期来说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老旧,仍有投资机会。而真正好的投资机会在发展中国家。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所需资金约8千亿美元,非洲国家约5千亿美元,全世界总需求约2万亿美元。

他进一步“算账”:发展中国家每增加1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0.7美元的进口,其中0.35美元来自发达国家。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为其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一个贫穷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颇多经验可供参考。林毅夫以中国中西部直辖市重庆为例:这个内陆省份因基础设施投资,现在将产品卖到全世界,且在全球经济低迷期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

中国共产党在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创新上做了诸多贡献。林毅夫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抓手。中国还倡议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是在中国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的成果之一。(完)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