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人物>>

鞠建东:全球贸易向三足鼎立演变 构建华夏共同体

2016-09-29 14:45:4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8日电(魏薇)“全球贸易正在从‘高速增长、美国核心、中国驱动’的旧常态,向‘增长趋缓、三足鼎立、区块结构’的新常态演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访问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管理学院院长鞠建东在“全球贸易新常态与经济治理新框架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9月28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等主办的全球贸易新常态与经济治理新框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鞠建东在研讨会上发布“全球贸易新常态与经济治理新框架”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围绕全球贸易新常态、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框架以及一体两翼的开放新战略三方面进行阐述。

全球贸易新常态

鞠建东分别用12个字来概括全球贸易的演变,他认为全球贸易正在从“高速增长、美国核心、中国驱动”的旧常态,向“增长趋缓、三足鼎立、区块结构”的新常态演变。

他列举近几年全球贸易增长数据时指出,全球贸易增速经历了连续几年下滑,特别是2015年增速为-13.6%,严重程度仅次于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鞠建东认为,这种增速下滑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结构、贸易结构的变化。首先是贸易核心国发生了变化,2000年,美国占全球贸易的15.48%,德国占7.96%,日本占6.51%,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核心国地位;但在2013年美国的第一贸易国位置被中国取代,2015年全球三大贸易国依次变为中国、美国、德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为11.9%、11.5%、7.2%。“美国核心”的全球贸易旧结构已被中国、美国、德国三足鼎立的新结构取代。

其次,全球价值链也逐步转变为北美价值链、欧洲价值链和亚洲价值链三足鼎立的结构。其中,亚洲价值链以中国为核心,欧洲价值链以德国为核心,美洲价值链以美国为核心。由此可以看出,全球贸易正在更多地体现出区域贸易的特征。

在提到中国贸易现状时,鞠建东提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亚洲国家的贸易高速增长正向发达国家的相对平衡的贸易增长回归。他认为,中国现在的贸易增速趋缓,类似于日本70年代的经历,当剩余劳动力不再充沛时,贸易增速能否保持存有疑虑,因此,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中国的对外改革开放战略如何调整值得关注和研究。

全球经济治理新框架

鞠建东认为,全球经济治理有可能由区域经济合作逐步演变成全球稳定的经济治理框架。鞠建东举例说,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都有核心国家,一个稳定的深度区域经济合作一定要有核心国家;而东亚没有一个深度的自由贸易区,如果要想在全球形成三足鼎立的治理结构,中国有必要率先成立一个中国大陆与周边地区的深度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地区的深度经济合作。

鞠建东表示,以华夏文化为纽带,基于现有的经贸体系构建华夏共同体,迈出东亚一体化进程的第一步,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他进一步建议,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韩国、蒙古、朝鲜、新加坡、越南等9个国家和地区组建华夏共同体,而由华夏共同体、北美自贸区和欧盟形成一个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框架。

“三足鼎立的三个自贸区都可以建立自己多元的规则,而不是全球建立一个规则,这个全球治理的新框架具有代表性、效率、合作、多元化四个要素。”鞠建东介绍说。

一体两翼的开放新战略

数据显示,全球贸易的高增长在2012年戛然而止,2012年至2014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1%,2015年更是出现降幅达13.6%的负增长。

鞠建东认为,我国外贸发展中有两大问题凸显:一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与产能过程问题并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日益枯竭,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口赤字”转变,刘易斯拐点已经或者正在到来;二是技术上升空间被发达国家压制,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封锁的范围及程度不断扩大的趋势下,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外溢等渠道实现产业升级存在较大困难,通过自主创新来打入国际市场存在诸多贸易壁垒。

他提出“一体两翼”的开放新战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一体”即华夏共同体,“两翼”即“一带一路”。华夏共同体推动以我国为核心的亚洲价值链的建立、东亚国家的深度经济一体化,并促进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及产业升级的完成;“一带一路”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过剩产能的有效利用。

“由‘一体两翼’奠定中国和东亚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建立‘三足鼎立、多元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新框架。”鞠建东总结说。不过他也提到,东亚经济合作不一定要像欧盟那样发展得太快,可能要循序渐进。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