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消费升级、自主研发、增长放缓:我国汽车产业呈现多重变化“喜忧参半”

2016-09-25 07:53:52 新华网

新华社广州9月24日电(记者王攀)截至2015年,我国已经连续7年居全球汽车产销量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24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花都)汽车论坛上,业界人士认为,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汽车产业将仍处于市场成长期,汽车消费升级加速、本土品牌自主研发能力加强的趋势将得到延续;但也要看到,未来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增速将持续显著放缓,市场供需矛盾将长期处于高压态势,需要引起行业高度警惕。

2015年,我国汽车总销量达到2460万辆,同比增长4.7%。出席当天论坛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说,根据测算,今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量将接近2700万辆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一规模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汽车市场的总和,中国仍然是全球汽车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全球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

展望未来,徐长明预测,借鉴先导性国家汽车市场发展规律看,我国未来十年还将处于市场成长期;中国汽车零部件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董建平则表示,预计未来国内汽车市场年度需求规模顶峰为3500万辆,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市场需求继续增长的同时,我国汽车消费明显“加速升级”。徐长明指出,据统计,近5年来,大部分年份的豪华车销量增长率要高于普通品牌的销量增长率,目前豪华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的比重已经超过10%。此外,SUV等车型增长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占我国汽车销量的比重已经超过40%。

“2011年以来,越高级车的销量增长越快、越高价位的车销售增速越快已经成为一个显著趋势。售价5万元以下的中低端车销量连续6年负增长,表明在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下,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徐长明说。

此外,我国汽车产业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自主品牌的科技研发能力大幅加强。徐长明说,目前我国本土汽车品牌已经普遍开始正向研发,其中奇瑞、吉利、长安、广汽等企业已经形成完整的正向研发能力,其他厂商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取得较大突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说,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从低端市场起步,已经占据了SUV、MPV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动位置,一些细分市场还遏制了2010年以来的持续下降势头并实现反转,具备了局部比较优势。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汽车市场未来可能遭遇突出的供需矛盾,需要引起行业和主管部门高度警惕。徐长明指出,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市场在2004年到2010年间实现了年均33%的迅猛增幅,但2011年至2015年,年均增速已经下降到11%,预计未来5年的年均增速将下降到个位数。董建平认为,当前我国整车产能已经达到3122万辆,在建新产能还有600万辆,结构性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汽车产业的阶段性显著特征。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