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人物>>

陈雨露:鼓励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2016-09-22 15:08:38 中国证券报

21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都比较长,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陈雨露称,要深化区域金融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强化双边和多边的金融合作、以金融服务便利化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需求和必要性进一步上升。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及各种交流平台的作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深化货币合作,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

陈雨露称,推动形成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工作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同时不同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商业回报率各有不同。对此,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分类施策。对于公共物品属性较强的项目,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独到作用。对于商业性项目,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国际惯例运作。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效合力。

他表示,要加快绿色金融发展。中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推广绿色金融领域的最佳实践经验,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能力建设。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对外投资的绿色水平,也欢迎国际投资者通过各种渠道投资中国绿色项目,分享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果。

陈雨露介绍,2016年前8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8600亿元。截至目前,人民银行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为1.4万亿元人民币;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3300亿元;在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推出人民币对泰铢、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的银行间市场区域货币交易,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记者 任晓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