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人物>>

小牛资本董事长彭铁:普惠金融强调惠及低收入群体

2016-09-20 10:10:34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曾令俊 发自广州

针对央行最新出台的P2P借贷限额规定,近日小牛资本董事长彭铁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借贷限额的规定实际上指明了P2P的发展方向—小额分散,这正是普惠金融的内生需求。

小牛资本旗下的多个平台都在围绕着普惠金融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普惠金额能持续得以发展的关键是风险可控,显然,大单模式的风险更大,它受经济波动、行业周期、资本结构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小额分散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借款者的信用,只要我们能把握借款人真实的信用状态,我们就能很好地把控风险。”彭铁说道。

“在商业模式上,我们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普惠、小额分散的原则,我们借款人的平均金额是3万-5万元。未来,我们仍将与监管保持同步,自我约束、自我鞭策,不断探索未来的金融供给。”

践行普惠金融

时代周报:小牛资本是如何践行普惠金融的?

彭铁:普惠金融是根据英文inclusive finance翻译而来,国际上翻译成包容性金融,我们叫普惠金融,其基本含义是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尤其强调对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等不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的这部分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创新性金融的企业,小牛资本早在五年前创立的时候,就认定了普惠金融这一方向,旗下小牛金服、牛鼎丰科技都是围绕普惠金融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小牛金服通过资金撮合服务,一端为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解决融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实现创业梦想、人生梦想,另一端降低了白领、蓝领的理财门槛,让他们的闲散资金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利润最大化。牛鼎丰科技通过大数据风控和人工智能,对客户类别和产品类别进行精细化管理,把控风险,防止欺诈。

时代周报:对于央行最新出台的P2P借贷限额规定,你是怎么看的?这与普惠金融精神是否一脉相承?

彭铁:对借贷限额的规定实际上指明了P2P的发展方向—小额分散,这正是普惠金融的内生需求。普惠金融能持续得以发展的关键是风险可控,显然,大单模式的风险更大,它受经济波动、行业周期、资本结构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小额分散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借款者的信用,只要我们能把握借款人真实的信用状态,我们就能很好地把控风险。

另外,普惠金融强调的是为低收入群体、不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这类人群的金融需求往往是小额的,在限额规定以内的,因此,对借贷限额的限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对服务对象的锁定,将资金真正惠及弱势群体,让社会各阶层都能分享到金融服务的美好。

时代周报:在监管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小牛资本如何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彭铁:从这轮监管升级我们可以看出,监管对P2P的要求是合规经营、小额分散,这与小牛资本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小牛在线已经取得了监管意见要求的全部证书,包括ICP许可、EDI证书、公安部安全三级认证,也正在与广发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

看好家庭金融前景

时代周报:小牛资本为什么在今年提出家庭金融这个概念?

彭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金融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要素。实际上,小牛资本一直围绕家庭提供金融服务。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不同的金融支持,希望每个家庭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美好金融、美好资本、美好社会”是我们的理念,而我们真正做的事是脚踏实地,我们要打造家庭金融的超级入口。

时代周报:小牛资本如何做家庭金融?

彭铁:小牛资本的家庭金融包含几个层次:第一,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探索“后房地产时代”的家庭资产配置;第二,从投资需求及生命周期去考量,提供全球化、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三,对低收入家庭的金融产品做持续、深入的探索和支持。

确切来说,我们为低收入家庭、不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的家庭提供融资服务、低门槛的理财服务,也为中高收入家庭提供财富的保值、增值,并围绕这些家庭需求设计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附加服务,比如出国留学、教育、海外保险、海外医疗等。

时代周报:对于家庭金融的前景和空间,您是怎么看的?

彭铁:在中国,未来的家庭金融供给可以想象的前提是房地产衰退,我们会基于这样的预判做专门的家庭资产配置研究。实际上,这个工作已经开始了,我们很快会联合西南财大甘犁教授主导的研究机构发布一个中国家庭金融的调查报告。家庭金融的未来空间很大,希望我们与同行都能抓住这个机会,让金融更美好,让每个家庭更美好。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60920/34683_1.html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