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网络外卖不是法外之地 应线上线下齐抓共管

2016-03-22 17:11:10 经济参考报

   网络订餐步入许可证时代。据报道,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宣布,已正式颁发全国第一张专业网络订餐许可证。对此,网友认为,互联网绝不是法外之地,对违法企业必须从严从重处罚,让网络订餐平台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做好把关人。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线上线下齐抓共管,从而建构起良性的市场秩序。

    网络外卖不是法外之地

   对于不久前央视“3·15”晚会曝光的网络外卖订餐行业乱象,网民认为,相关监管势在必行。

   “网络外卖平台,不是法外之地。”网民“李红梅”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然而,有的外卖平台对入驻商家的资质信息审核把关不严,事中和事后的跟踪和监管也形同虚设。

   网民“刘勋”称,任何国家的食品安全都是严格监管出来的,网络订餐行业也不例外。一方面,执法监督机关要通过严格的监管执法,让新兴行业的经营者学会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网络订餐的经营者要主动遵纪守法,必须认识到,守法是产品服务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线上线下加强监管

    不少网民提出,应将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纳入监管范畴,强化第三方责任。

   “有了网络订餐许可证,仅代表着有进入网络订餐行业的资格,而不代表这是一张‘保命符’。”网民“王兆才”说。餐馆、饭店诚信服务是网络订餐的关键,那么提供上线的平台与相关部门的监管就有责任对其认真核实,来确保餐馆饭店符合资格。

   网民“谭敏”也指出,作为餐饮业,即便加上了互联网概念,食品安全与品质也始终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商家、平台与用户的共同利益所在。

   网民“关育兵”认为,传统餐饮管理的实践表明,事前的准入许可,往往是静态的;事中、事后的监管才是动态的,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重要。要保证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最为关键的,还是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市场巡查,形成对违规餐饮的打击力度和震慑力。网络订餐亦是如此。

   此外,网民“李红梅”表示,在“互联网+”背景下,保障餐饮食品安全,必须积极适应餐饮新业态、创新监管方式,除了要督促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对入驻商户加强资质审查和后续跟踪,还要对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的网络餐饮企业进行精确分类监管,逐步从源头规范,提高准入门槛和专业性。(记者王玉 张小洁 整理)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