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警惕信用卡诈骗的五种骗术:微信红包嵌入钓鱼网站

2016-03-07 09:14:12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3月6日专电(记者罗捷)辽宁省消费者协会与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日前联合发布风险提示,梳理信用卡使用过程中的五大骗术,提醒消费者引起注意。

   一是变身银行官方号码发钓鱼网址。利用伪基站群发“假冒银行官方号码+钓鱼网址”的短信占据很大比重。王女士收到由“95XXX”发来的“积分换礼品”信息,但被要求填写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与密码。专家提醒,难以分辨时需致电相关银行信用卡官方热线核实。

   二是冒充网店客服发钓鱼网址。利用消费者真实购物信息,冒充网店客服,致电称商品断货,需要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CVV2码等信息“退款”,随后引诱消费者进入钓鱼网站填写。一旦泄露信息,信用卡很可能被盗刷。

   三是在微信互动界面和“红包”嵌入钓鱼网站。不法分子在微信群中分发嵌入钓鱼网站的红包,或者在微信互动界面中嵌入钓鱼网址。例如,吴女士曾随手转发微信群里一条祝福页面并填写个人信息,后来频频收到信用卡消费短信。专家提醒,不能因为是熟人就点击不明来路的链接与“红包”。

   四是“山寨”微信公众号推钓鱼网址。赵先生是某手机游戏的热心玩家,他在微信上搜索到某游戏的公众号添加关注,之后在界面购买了游戏套餐,输入了信用卡信息,结果发生了盗刷事件。

   五是免费WIFI存陷阱。专家提示,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连接来源不明的无密wifi,连接也不要有涉及支付类的操作。一旦中了木马病毒,应第一时间修改用户账户密码,立即解除所有网上支付绑定,联系信用卡发卡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