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排污权交易市场化程度低 政府须找准角色定位

2016-02-25 10:16:49 经济参考报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市场化手段,已在我国试点多年。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多地了解到,排污权交易冷清、市场化程度低、价格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政府还“包办婚姻拉郎配”,生造排污权交易市场。这显然违背了政策初衷,其弊不浅。

   排污权交易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污染减排绩效。同时,通过排污权交易,有助于推动企业树立容量有限、资源有价、使用有偿的环境资源价值理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但在调研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些地方因为企业违法排污成本低导致企业购买意愿不强,一些地方由于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价格机制不完善,还有一些地方受“GDP至上”的牵绊也导致排污权交易遭遇地方保护。因此,在排污权交易中,政府必须摆清楚自己的位置,既不能“拉郎配”也不能当“看客”。

   在排污权交易中,相关部门不能当“看客”,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比如,对于企业偷拍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重拳出击;对于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甚至是恶意竞争,应通过细化法条来予以遏制。比如有的企业操纵市场,囤积居奇,掌握大量富余排污指标或“捂盘”惜售;或限制竞争,搞选择性交易等。对此,主管部门对在交易中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要依法严肃处理,并予以曝光。

   更值得关注的,相关部门更不能一味“拉郎配”,而应该让市场“自由恋爱”。政府之手应负责制定规则、确定总量、配额分配、执法监督等环节,而在具体交易方面,应该让市场说了算。比如,可以设立第三方交易平台负责具体交易、结算等具体活动,减少行政干预,促进交易平台、排污权初始分配和排污权交易定价的市场化。

   另外,某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与利益考量,以地方保护的惯用手法干预排污权交易,为本地企业排污费卖给外地企业设立所谓“门槛”,甚至只准“内部消化”,禁止卖给外地企业。对此,必须出台相关交易规则,打破地区间的壁垒,积极推动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同时提高环保在地方干部考核中的比重,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都确立具体的法律责任。

   处长的归处长,市场的归市场。只有正确厘清市场和政府的权力边界,排污权交易才真正能在市场的土壤上扎根。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