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一段浓缩的历史:佩吉兄弟和安格鲁-瑞士公司

2016-02-19 18:06: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们拥有最正宗也是最好的瑞士炼乳。超越其他一切品牌。”

   这是一句相当大胆的广告标语,然而听上去有据可依。出于对高品质产品的不懈追求,雀巢的前辈–美国兄弟乔治•佩吉和查尔斯•佩吉(Georgeand Charles Page),于1866年建立了欧洲第一家炼乳工厂。

   如今,当我们在早餐麦片里倒入灭菌鲜奶,或者给甜品加上甜炼乳时,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类主食都十分安全。

   然而情况并非始终如此。直至19世纪,纯净鲜牛奶在欧洲的大城小镇都是价格昂贵的商品。由于当时冰箱尚未广泛使用,牛奶很快变质,所以当时牛奶成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来源。掺假牛奶大行其道,可能造成致命危险。掺杂物通常有白垩、水和其他杂质。

   查尔斯作为一名年轻美国贸易副领事在1865年到达苏黎世时正好面临着这种情况。然而,他却在瑞士乡下发现了咀嚼着清新嫩草的奶牛。受此情景的激发,他联想到一种广受欢迎的新型美国食品,报道美国内战的记者表示曾看到这种食品被发放给联邦军队。

    欧洲首家炼乳工厂

    盖尔•波顿(GailBorden)于1850年代初期发明的罐装炼乳在1860年代被认证为军队中不可多得的补给品。当鲜奶因为供应链过长而变质时,罐装奶仍能保持其营养价值、同时具有便携性、可长时间保存且安全可靠的重大优势。因此毫无意外,罐装牛奶在战后畅销于美国的乡镇城市。

   查尔斯•佩吉希望能在欧洲复制这一成功经验,于1866年在瑞士卡姆成立了安格鲁-瑞士炼乳公司。此时,乔治正在美国学习盖尔•波顿划时代的炼乳制作技术。工序主要包括将牛奶加热至蒸发掉部分水分,再加入砂糖作为防腐剂。

从左至右:乔治•佩吉、查尔斯•佩吉

   一年后,佩吉兄弟在卡姆成立了欧洲第一家炼乳工厂,生产线上迅速制作出大量Milkmaid品牌的产品。高质量、安全性、现代化工厂、高效销售手段和精明的市场推广使产品一炮而红。开启雀巢150年历史的这款产品至今仍以NestléMilkmaid品牌销售。

   早在1868年,安格鲁-瑞士公司炼乳销量已达374,000箱。需求主要来自英国及其领地,他们对炼乳的喜爱成为佩吉兄弟为公司命名的灵感。查尔斯于1873年去世,1891年乔治的运营业务规模已达到横跨欧洲和美国的12家工厂,产品销往全球。

    “将军”是英明的领导者

   人称“将军”的乔治•佩吉是安格鲁-瑞士的幕后推手。他是一位英明的领导者,懂得若想获得长久的商业成功,必须要对供应商、员工和社会负责。安格鲁-瑞士公司的这一理念是雀巢创造共同价值理念的雏形。

   安格鲁-瑞士公司只使用当地奶牛所产鲜奶,保证养殖户每天可以获得协商一致价格的报酬。牛奶装在蒸汽消毒的奶桶里送到工厂,并在实验室检测脂肪含量及纯度。

   安格鲁-瑞士公司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增加产奶质量和数量,乔治•佩吉鼓励使用先进技术饲养奶牛。这种在1860年代凤毛麟角的科学化畜牧养殖技术,为现代雀巢的“奶区”模式奠定了基础。

   佩吉对待员工的方式在当时也十分先进。安格鲁-瑞士公司的员工生病或发生工伤离岗时可带薪休假,而非遭到解雇。员工可以自愿加入医疗保险。乔治•佩吉还为员工在卡姆修建了住宅和幼儿园。

    分享雀巢对营养的执着

   同为开拓进取的领导者,佩吉与另一位新瑞士移民德国人亨利•雀巢有很多相似之处。对营养和社会价值的共同理想激励雀巢发明出FarineLactée 婴儿食品,并自1867年在韦威开始销售。

   1878年后,亨利•雀巢的公司和安格鲁-瑞士公司成为直接竞争对手,两家公司开始以自己的品牌生产对方的核心产品,而他们的客户通常喜欢同时购买两家公司的产品。

 

   尽管双方仍为竞争关系,但他们对高质量产品的不懈追求,使两家企业都战胜其他竞争对手,获得了成功。他们使用相同的配方和鲜奶提供最科学的营养价值。

   旗鼓相当的两家企业选择合并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反对合并交易的乔治•佩吉在1899年去世。1905年合并协议正式签署,雀巢和安格鲁-瑞士炼乳公司正式成立。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