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投资>>

11月理财:专家建议“以长补短”锁定长期收益

2014-11-21 15:39:04 重庆日报

  “真是奇怪,本想‘双11’期间淘几款好点的理财产品,谁知道连影儿都没见。”在今年的“双11”购物狂欢节,不少“理财达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往年,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目光,都会在“双11”期间推出多款专属高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而今年不少银行表现则相对低调,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

  理财专家认为,随着理财产品“冲时点”揽储功能的弱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其收益率将逐步走低,“理财达人”们不妨多关注中长期理财产品。

  现状》》

  15万元一年收益,去年1万今年8000

  近日,沙坪坝的王女士来到某股份制银行的网点,兑付了她去年买的一款理财产品的本金及收益。王女士买的这款理财产品本金是15万元,年化收益率为6.6%,一个月到手的收益率超过800元。算下来,一年的收益将近有1万元。

  “如果今年市场上有类似的理财产品,我肯定还会买。”可是,令王女士失望的是,“双11”期间,王女士转遍了沙坪坝的银行,没找到一款类似的理财产品。最后,王女士只好买了一款年化收益率为5.5%的理财产品,15万元的本金,一年算下来收益只有8000元。

  “早知道年末理财产品收益不会像往年一样走高,之前买理财产品就会选择投资期限长一点的产品了,至少还有6%。这下,一年平白无故损失了一两千元。”王女士说。

  分析》》

  多重因素压低收益

  是什么原因导致本月银行理财市场整体低迷?据某专业理财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第2周共有768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只有5.04%,已经连续两周出现下跌。同时,从我市多家银行的情况来看,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出现了下滑。

  有分析师认为,货币环境宽松和银行资金成本加大是最近几周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下行的主要原因。今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三部门联手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表现在银行理财产品上,突击类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明显减少,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和期限分布更为均衡。

  对策》》

  “以长补短”成投资主流

  面对当前的市场行情,“理财达人”们该如何应对?

  理财专家表示,尽管当前银行理财市场表现整体低迷,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投资者要树立健康的“理财心态”。如投资者可以考虑把投资期限放长一点,收益一样可以很可观。以三峡银行近期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7.2%,投资期限为2年。

  专家建议,银行机构在不能冲存款时点的情况下,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少,而中长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很可能逐步走高。投资者应“以长补短”,多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未来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盛文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