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康芝药业不要钻牛角尖

2011-02-24 10:29:30 中国经济时报

    ■陈墨

    因为尼美舒利事件影响,康芝药业股价暴跌,数亿资金竞相出逃,公司形象仍在继续下行。

   然而,康芝药业应对危机的重点策略,却是投诉其竞争对手强生公司,从而使事件风波在扑朔迷离中进一步发酵,离解决问题的终点越来越远。

   作为占公司营收七成、毛利八成的支柱产品,瑞芝清对康芝药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无情的市场反应压力之下,康芝药业的焦急乃至愤怒也并非不可以理解。但如果不能让公众和投资者的视线尽早移出事情本身,康芝药业无疑会将心理上的牛角尖做实,让公司走进真正的死胡同。

   尼美舒利事件,肇始于北京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该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儿童专家,以及全国近百位儿科学者、教授,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央视新闻频道做了报道。相对其影响力和公信力而言,论坛由谁赞助召开,并不会引起公众更多兴趣。出于对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视和担心,人们有足够理由只关心专家的观点。

   在儿童用药的相关管制中,世界卫生组织优先推荐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美国从未批准尼美舒利使用于儿童;欧盟药品审评局禁止12岁以下孩子服用尼美舒利等等,都是不争的事实。基于这些事实,尽管尼美舒利在中国属合法产品,也无法消除公众的猜疑和顾虑。在这里,争议本身的影响已经超过药品负反应的影响。

   之前市场表现不俗的瑞芝清主打第三终端,事实上是与强生美林等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但其中隐含的逻辑值得关注:高端市场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更为关注,对用药的管理也更为严格。

   如果一线城市的药店,都能不凭处方轻易买到属于处方药的瑞芝清,“第三终端”的管理自然更令人担忧。在这样的市场管理下,药品本身的安全性与用药不当造成的风险,在消费者那里已经无法厘清。稍负责任的家长唯有支付更高价格,选择安全性争议更少的药物。

   无论是否委屈,康芝药业要做的,都是尽快跳出事件漩涡。所有壮士断腕行为之中必有无奈,相对瑞芝清的生死存亡,药品安全和整个公司的生死存亡更为紧要。

   整整十年前,中美史克遭遇PPA事件冲击。从事后的结论看,中美史克未尝不比今天的康芝药业更加委屈。然而,通过高超的应对技巧,中美史克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在企业界树立了危机公关的典范,从而使公司在战略上赢得了市场。

   概括起来,中美史克应对PPA事件的逻辑,首先是对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和其他相关方面负责,让康泰克无条件下架,赔付合作伙伴损失;其次是在自我反省的基调下,与所有相关方面密集而坦诚地沟通,尽可能消除误解,避免公司形象进一步下滑;第三是以最短时间推出不含PPA的替代产品。

   深谙进退之道,不计较一时得失,也不纠缠矛盾本身,更不迁怒他方,终于让中美史克在PPA事件中柳暗花明,海阔天空,大舍大得。

    这是值得康芝药业思量的。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