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华5年,“水土不服”的美国最大家电连锁业巨头百思买终以关门收尾。昨日,百思买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宣布即将关闭中国大陆地区全部9家门店及位于上海的零售总部。同时,百思买在中国的零售业务将整合到旗下五星电器品牌中。
戛然而止
昨日,记者来到第一八佰伴商圈的新大陆店发现,所有店门紧闭,原本透明的玻璃被层层白色封条贴得严严实实,门外聚集着一批观望的顾客们。记者在张贴于店外的告示上看到,百思买方面称,“虽然我们已于2011年2月21日停止了相关服务,但服务热线依然开通。”
据了解,百思买上海正大广场店、位于仲盛购物广场的莘庄店以及位于第一八佰伴商圈的新大陆店等多家门店昨日集体“告退”。昨日上午9点,百思买也正式向员工宣布了遣散消息。
尽管百思买公告显示,百思买徐汇店、联洋广场店以及苏州、杭州的两家门店将于2011年2月24日-3月24日重开,解决消费者的相关退款等事宜。但不少消费者对于购物卡以及延保商品的处理方式,仍存在质疑,“我并不想换成杉德预付费卡该怎么办?”昨日下午,《国际金融报》记者连续拨打了多次百思买服务热线,但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模式之殇
2006年,百思买通过收购江苏五星电器,正式进军中国家电零售业。其后,百思买在中国市场采取百思买与五星电器双品牌运行的模式,百思买采取自行买断商品运行的国外模式,而五星电器则是依照向供应商提供租赁场地进行运营的内资家电零售商模式。
前有苏宁、国美的全面领跑,后有万得城、山田电机的穷追猛打,百思买在中国举步维艰。据统计,截至目前,百思买在中国市场仅有9家门店,其中在上海开设了6家,另外3家分别在杭州和苏州。而这与苏宁、国美的“跑马圈地”形成鲜明对比,即使算上五星电器的100多家门店,百思买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也仅为国美、苏宁电器门店数量的1/5。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与百思买新大陆店一街之隔的苏宁电器,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苏宁电器的生意的确要比百思买好很多,中国消费者无法适应百思买坚持的美国式的理念。“比如买完电脑后的装机需要付钱,这在美国来说很正常,而中国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此外,据上述工作人员称,百思买新大陆门店关闭后,苏宁电器和永乐家电都在争夺这一门店。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零售业分析师张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百思买在美国成功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市场。”张捷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于品牌忠诚度较低,价格敏感度更高些,而在价格方面,百思买并不具备优势。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解永军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国内家电零售企业发展很快,苏宁国美已抢占了供应商资源、店铺资源,外资家电企业错过了参与并购整合的机会,规模很难进一步发展。
战略转移
事实上,百思买关闭自有门店,并非是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而是改变在华的投资策略。根据最新发展规划,2011年五星计划开设40至50家新店,这将会使百思买控股的五星电器门店在2012财年达到210家左右,而新的五星团队领导人由五星电器创始人之一的王健出任。
目前,五星电器,在中国市场上有168家门店,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一直处于区域领先,门店销售额增长率每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在解永军看来,百思买专心投向五星电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是一种战略收缩。百思买一直是国内家电零售企业学习的标杆,百思买的商业模式是苏宁、国美未来转变的方向。
张捷则认为,百思买以退为进的方法是合时宜的,既没有放弃中国市场,又可以依靠中国消费者认可的方式继续保持在国内市场的一席之地。“并且在未来既可以随着我国消费者的转变逐渐引入更多的服务、理念,也可以依靠五星电器的既有市场,重新将百思买开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