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金利科技高新认定遭质疑

2011-02-17 15:41:13 大众证券报

   刚于去年上市的金利科技本周一发出公告,称公司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但随后就有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称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不够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针对这一质疑,《大众证券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招股书中两处不达标

   金利科技招股书显示,公司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27.34%;2007-2009年三年销售收入均在2亿元以上,且合计达到8.55亿元,三年研发费用合计1589.33万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约为1.86%。

    而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需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

   将招股书中的数据与《办法》相对比,首先公司员工的学历就不达标;其次,2007-2009年三年销售收入的3%是2565万左右,与1589.33万元的研发费用相比也有近1000万的差额。按说,金利科技2007-2009年的情况并不适合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可偏偏公司刚刚获得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正是在对2007-2009年进行审计后获得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司称是统计口径问题

   “学历的问题是这样的,公司员工分两种合同,一种是和公司签合同,另一种是和劳务公司签。招股书上,是所有员工的情况,而在高新技术认定的时候,只包括和公司签合同的员工,这个达到30%以上了。”金利科技董秘蔡金卿逐条解答疑问。“研发费用的情况也是一个统计口径的问题,和过往不同,在高新技术认定的时候,只要是参与高新企业任何的研发活动产生的费用都必须归纳进研发费用。比如说我研发一项材料,那必须有人参与去进行测试,可能人员本来编制在生产部门那一边,费用也记在生产部门,但是做高新技术认定的时候,也必须把他归纳到研发费用。这些费用本身都是实际发生的。”

   为了达到认定要求,被重新归属成研发费用的资金至少要有1000万元。记者提出,希望能看一看这些资金的明细,不过蔡金卿表示比较为难。通过蔡金卿的介绍,记者又与担任金利科技本次高新技术认定审计工作的昆山丰瑞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吴仁敏取得了联系。

   “招股说明书怎么回事我不太清楚,不过高新技术认定的口径和招股书上的口径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侧重点不一样,我们是根据科技厅的标准来的。”吴仁敏的说法与蔡金卿相呼应。

   记者致电江苏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询问科技厅在研发费用上的统计口径是不是真的和别处不一样?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了记者这样的答复:“是这样的,这一块的具体工作我们是交给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来认定的,由他们确定符合标准的报给我们。”

   按照金利科技的公告,由于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从201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金利科技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在这之前,公司2010年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2%。

    记者  陶炜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