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烟台万华回应媒体质疑

2011-02-15 16:03:45 大众证券报

    烟台万华回应本报质疑

    本报讯 上周六《大众证券报》报道了“烟台万华:大股东涉嫌违反承诺”一文,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给报社打来电话表达对此事的关切。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烟台万华证券事务代表肖明华。

    以下是记者采访肖明华(下称“肖”)的对话记录——

   问:公司在2000年12月上市时,控股股东万华实业曾承诺“不以任何方式从事任何与股份公司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业务”。万华实业今年1月花费12.63亿欧元巨资去收购一家与烟台万华存在明显同业竞争的企业——匈牙利BorsodChem公司(BC公司),为什么明知违反承诺却仍然去收购?

   肖:大股东最终目的是想把这个“收购过来的同业公司”注入到上市公司,注入之后自然就不存在同业竞争了。

    问:为什么上市公司不选择自己直接去收购,而是从大股东手中间接收购?

   肖:上市公司收购资产在程序上比较麻烦;万华实业属于非上市公司,进行海外收购比较方便。收购需要抓住时机,譬如合适的时间、合理的价位。

   问:万华实业收购BC公司,花费了12.63亿欧元,而BC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6.45亿欧元,负债总额为14.73亿欧元,净资产仅为1.72亿欧元,交易价格相比净资产溢价634.3%。这个价格合理吗?

   肖:收购价包括三部分:一是BC公司原来有银行贷款,利率比较高。我们大股东现在牵头,由中行重新贷款“以新换旧”,这部分贷款约9亿欧元。新贷款利率比原来贷款要低;二是大股东直接通过海外的子公司借了一部分资金给BC公司,用来支持它目前正在进行的MDI项目;三是剩下的约2.2亿欧元,就是用来购买股权的。

   问:BC公司的净资产只有1.72亿欧元,万华实业收购价到底是如何确认金额的?公司为什么在公告中披露的收购价为12.63亿欧元,而不是2.2亿欧元?

   肖:实际上,万华实业用来购买BC公司的96%股权花费为2.2亿欧元左右,银行贷出的9亿欧元将来还是由BC公司偿还的,大股东不承担还款责任。对外披露的12.63亿欧元收购价,这是律师给的意见,使用的方式是把所有的项目进行“打包”。

   问:2009年BC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折合人民币高达14.4亿元。如果BC公司在未来18个月内运营没有能够出现显著改善,公司是否还会选择收购?

   肖:既然要做这个项目,肯定不会让它一直亏损下去,最终还是希望通过把它并购过来以后,利用我们的管理优势来改善它现有的状况。

    采访完毕后,记者随即将烟台万华公司的解释反馈给打来电话的投资者。

   “用‘买肉’价格去‘买菜’,一开始就觉得十分奇怪,原来这里面还有借款,9亿欧元的借款公司为什么不披露?掺杂在收购款中谁能看的懂?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投资者秦女士说。

   一位来自济宁的投资者则向记者表示:“既然万华实业已经明确BC公司以后要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作为公司股东,我最关心的是这部分资产以后会按什么价格将注入到上市公司,是2.2亿欧元,还是12.63亿欧元?”。对此,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记者  张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