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银行系的浦银安盛:为何“让眼泪飞”

2011-01-20 14:47:01 北青网 第一财经日报

   尽管有金元比联垫底,但是身为银行系的基金管理公司,规模排名倒数第二,似乎还是让作为股东方的浦发银行有些尴尬。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发现,浦银安盛基金自成立以来业绩一直低迷,规模增长有限,其主要原因或许是外方股东过于强势。这种强势却无法与国情相对应,颓势反而越为明显。

    规模垫底的银行系基金

   从2009年的18.76亿元增长至2010年年底的19.74亿元,浦银安盛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似乎是实现了规模正增长,但这其中包括了去年新发的浦银安盛沪深300首募的8.15亿份的份额,如果扣除的话,规模则是负增长。

   去年12月10日,浦银安盛在2010年唯一的一只新基金沪深300成立,数据显示,该基金首募规模为8.15亿份,而同期同类产品的首发平均规模高达23.7亿份。按此计算,在过去的2010年,浦银安盛基金遭遇了高达11.59亿元的赎回,几乎占到了2009年年底规模的61.78%。

    渠道优势未体现

   大规模赎回让浦银安盛成为规模最小的银行系公募基金。“银行系基金规模小于20亿元,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沪上某知名私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行系基金的渠道优势在浦银安盛身上几乎就从未体现过。”

   而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浦银安盛的规模问题其实是有因可循的。资料显示,浦银安盛成立于2007年8月,是国内第二批银行系基金公司的第一家。其首只产品浦银安盛价值成长的折戟如今依旧是很多投资者不愿提起的心头之痛。2008年4月,作为浦银安盛旗下第一只产品,该基金成立数月后,净值缩水就高达40%以上。

   首只产品的“骄人”业绩似乎让浦银安盛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其为数不多的其他几只产品业绩表现均难以让投资者满意。浦银安盛某高层人士在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坦言,第一只产品的表现让不少客户心理都有阴影,对后续产品的发行影响很大。

    银行渠道为何无法解脱困境

   如果说其他渠道在销售浦银安盛时有过痛苦经历,从而不愿意花费更多精力,那么作为浦银安盛的“亲爹”,浦发银行又在干吗呢?浦发银行的渠道优势为什么一直未能帮助浦银安盛走出困境呢?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外方股东的过于强势或许是原因所在。

   公开资料显示,浦银安盛的股东构成为,浦发银行持股51%,法国安盛投资管理公司(AXA集团子公司)持股39%,上海盛融持股10%。显然,浦发银行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但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浦发银行在浦银安盛内部其实并无多少话语权。

    法方多次否决产品发行计划

   浦银安盛官方网站显示,法方股东直接委派两名公司高管,分别负责投资和日常运营。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浦银安盛,法方副总的工作直接向法方汇报,公司的重要业务首先必须得到其同意后,才能正式实施。这直接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公司仅仅发行一只基金,主要原因,就是法方股东多次否决公司的产品发行计划,致使公司发行周期被迫延长。

   而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业务——投资管理,浦银安盛则同样由法方直接控制。从第一只基金浦银价值成长基金开始,浦银的投资业绩总是处于落后状态,这对以投资业绩为生存之本的基金公司而言就是致命伤。知情人士称,根据合资合同,法方拥有投资管理权;中方,包括总经理在内,不得过问。为了划分势力范围,在公司章程中明文规定,总经理不得参加投资决策委员会。

   记者致电浦银安盛相关人士欲了解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对方未有回应。而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发现,对于浦银安盛内部的管理体制,业内均有微辞,不少人士表示,外方股东过于强势,但是外来的和尚是不是会念真经,其实是值得商榷的。或许正是外方股东的强势,浦银安盛前总经理刘斐选择了离职。“离职正是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外方股东强势的结果。”沪上某公募基金人士如此坦言。

   “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很多公司外方股东看起来很强大,但是派驻的管理人员其实很多时候资历一般,尤其是在面对新兴的A股市场之时,他们所谓的管理投资经验能否有效是个问号。”某前公募高管人士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