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云南白药:“越轨”性的高增长?

2011-01-18 10:14:42 中国经济时报

   

   在云南白药的高增长业绩下,市场人士不仅对其增长持“越轨”性看法,还对其日益缺失的诚信充满了忧虑

    ■本报记者  李国鹏

    又是一年年报预测时。

   日前,某证券公司预测,云南白药(000538)2010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5%,每股收益为1.35元。

   随后的云南白药业绩预告称,2010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0558万—102632万元,同比增长50%—70%。

   显然,公司预告与机构的预测“不谋而合”。然而,在云南白药的高增长业绩下,市场人士不仅对其增长持“越轨”性看法,还对其日益缺失的诚信充满了忧虑。

    “越轨”性的高增长?

    在券商们普遍看好云南白药高增长业绩的时候,市场人士则表示其高增长颇具“越轨”性。

   云南白药的公告说,业绩发生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得益于销售的有效增长和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提高。

    对此,市场人士则不以为然。

    “云南白药中央型产品胶囊、膏、酊、散剂、气雾剂、透皮类产品在2010年的市场销售并未达到预期,相反还出现了下滑。”市场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那么,其增长靠的是什么呢?牙膏、日化类的产品,况且还都是打着‘国家保密配方’的招牌。”

    来自证券机构的研报表述似乎与市场人士的说法有微妙的“巧合”。

   “2010年,白药中央型产品和两翼之透皮类产品在2009年底提价后,2010年一度表现为增速放缓及销量下滑,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库存消化和销售恢复期,导致2010年整体表现一般”。某证券机构研报说,“健康事业部在成功运作牙膏的基础上,2011年将开始大力推广白药沐浴露等新品,借助牙膏的运作经验和渠道,培育另一个定位高端的消费类新增长点”。

   另一家证券机构的研报则称,“牙膏业务的发展前景是判断公司未来两年业绩的关键因素。2009年白药牙膏实现销售收入约7亿元,同比翻倍,占工业收入的30%,2010年估计增速40%以上,收入达到10亿元,成为公司成长性旗帜”。

   不过,2011年的环境会带给云南白药“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造成成本上升。尽管云南白药有自主定价权,但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药品降价已是大势所趋。“对外企原研药敢开刀,独家品种难道就能独善其身?”市场人士说。

    诚信缺失?

   相对于“越轨”性的高增长业绩,云南白药长期以来的虚假宣传则凸显出其严重的“诚信缺失”。

    这些不仅体现在“牙膏”宣传上,还表现为其主业药品及其关联公司药品。

   “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断言、保证”。在2009年10月份违法药品广告公告中,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的“气血康口服液”如此定论。

    对于云南白药集团而言,此类定论绝非独例。

   2008年4月份,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监测情况称,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南白药膏”“未标示广告批文、散发宣传资料、未经审批擅自发布”。

   2008年元月份,北京市食药监局监测结果显示,云南白药集团无锡药业生产的“云南白药创可贴”属“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发布违规药品广告”。

   2007年9月16日—18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南白药气雾剂”“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虚假宣传”,被安徽省定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

    此外,长期的不合格药品也均存在于云南白药集团及其关联公司。

   2007年第三季度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质量不合格名单中,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田七花叶颗粒”(规格,每袋装10g;批号:20040606),“检查干燥失重”不合格;“热毒清片”(复方批号:20050310),“性状”不合格。

   2008年10月河北省河间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抽验不合格药品通报,云南白药集团昆明云健制药有限公司的“灯盏花素片”(批号:20070470),“性状”不合格。

   2009年第三季度,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云南白药集团丽江药业有限公司的“开胸消食片”00309005每片重0.3g,“重量差异”不合格。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相关部门查处的上述虚假宣传和不合格药品,云南白药集团并未在当年的公司年报中提及,也未向社会公众说明事件整改结果。

   “这些涉及到的是公众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诚信问题。”上述市场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云南白药)药品还会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本报记者于1月17日致电云南白药董秘,电话无人接听。证券部一不愿具名的女士则要本报记者拨打总经办的电话咨询,而总经办一不愿透漏姓名的女士还是要求记者找证券部答复。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