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四公司大股东“很差钱” 借道信托平台质押融资

2011-01-13 16:53:52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徐锐 ○编辑 邱江

   面对所持上市公司股权尚无法流通的现状,借道信托平台变相套现似已成为不少大股东缓解资金压力的首选。本月上旬,四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相继欲以此方式筹措资金“解渴”。

   中融信托最新披露信息显示,其目前正在发行“宇顺电子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期限24个月,信托资金规模预计为8000万元,将用于受让宇顺电子董事长魏连速所持宇顺电子股票的股权收益权,为此,魏连速将其所持约800万股宇顺电子股票质押给中融信托。

   作为宇顺电子的实际控制人,魏连速目前持有2296.48万股上市公司股份。以宇顺电子32.42元的最新股价计算,其所质押股份对应市值约为2.6亿元,相比于8000万的信托借款,质押折扣率刚超过30%。

   选择信托融资的不止魏连速一人。中融信托在本月5日推出的“信邦制药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亦显示,其将以1亿元信托资金,按照约11.5元/股的价格购买信邦制药董事长张观福所持上市公司约870万股股票的股权收益权;同在本月初,鲁丰股份董事长于荣强将其拥有的鲁丰股份385万股、总市值约1.5亿元的股票质押给中铁信托,间接获得5500万的信托融资款。此外,在2010年曾借道信托平台大举融资逾10亿元的上海莱士大股东科瑞天诚则“故伎重施”,日前将其持有的350万股质押给中铁信托欲融资6000万元。

   不难发现,上述实施信托融资计划的对象皆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且持股均未解禁。颇为巧合的是,此番涉及的四家上市公司均为中小板企业。

   根据以往经验,上市公司股东将持股质押之后往往存在较大的套现预期。在去年11月创业板首批限售股解禁后,便有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将此前质押股份提前解冻,随后即在市场中套现。以银江股份的股东蓝山投资为例,其在将持股提前解冻后便于去年11月1日解禁当天抛售300万股。在此背景下,上述四家将股份质押的大股东未来在持股解禁后会否同样选择卖股套现,无疑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