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割光伏两跌停 哈高科新能源概念玩完

2010-12-02 20:45:48 21世纪经济报道

    割光伏两跌停

    哈高科新能源概念玩完

    本报记者 王传晓 上海报道

   今年四季度令哈高科(600095.SH)一飞冲天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概念,在瞬间光环褪尽。

   12月1日,哈高科发布公告,称拟出售普尼太阳能(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尼太阳能”)对应130万美元的股权。

   上述股权为哈高科控股子公司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豆食品”)所有,而正是在新能源概念的刺激下。前三季度亏损2324万元的哈高科,股价从9月27日的8.39元开始启动,至11月8日一度冲高至17.55元,短短26个交易日内,股价已然翻番。

   而哈高科上述公告可谓对市场热情的当头棒喝。当日哈高科开盘即现一字跌停,压在上方的卖单高达18.1万手。而此前一个交易日,哈高科亦跌停收盘。

    兵退新能源

   就在哈高科出让股权前一个月,仍有券商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称其为“光伏领域新秀,CIGS产业规模化在即”。

   根据股权转让公告,哈高科控股子公司大豆食品,出让普尼太阳能130万美元出资对应的股权,作价4547.4万元。

    目前普尼太阳能的股权结构为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其中HONGKONG OPTONYCO.LIMITED出资900万美元,哈高科和大豆食品分别出资300万美元。

    一旦此次转让完成,哈高科在普尼太阳能的持股比例,也将从40%被削减至31.3%。

   但套现的4547.4万元,对于今年预亏2800万元-3200万元的哈高科来说,可谓解了燃眉之急。哈高科也有望借此交易,避免了来年被ST的威胁。

    但对于此前冲杀进入哈高科的资金来说,哈高科减持普尼太阳能之举,无异一盆冷水。

   大智慧数据显示,最近两个交易日哈高科资金净流出1.2亿元,占其流通盘的比例更是高达2.39%,资金净流出量更是在两市高居榜首。

   而刚刚在一个月前,哈高科还在其公告中表示,“公司2009年参股投资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3兆瓦中试生产线在2010年7月完成中试。目前普尼太阳能(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正在为下一步产业规模化做一些准备工作。”

    不过或有部分资金已经在此轮上涨中掘得丰厚利润。

   哈高科三季报显示,徐翔掌舵的泽熙瑞金1号在今年3季度新进成为该公司第五大流通股股东,持有哈高科318.39万股。

   而以哈高科今年3季度的加权均价7.91元作为泽熙瑞金1号的建仓成本,泽熙瑞金1号的此番投资,或许已经翻番。

   与泽熙瑞金1号同时进驻的,还包括中银系两只基金中银动态策略和中银蓝筹精选,分别持有哈高科525.25万股和263.71万股。此外,一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东方红3号也持有哈高科399.99万股,为其第三大流通股股东。

    新湖系整合哈高科悬念

   市场对新湖系整合哈高科的猜测,一直未曾停息。而在新湖中宝(600208.SH)吸收合并新湖创业之后,哈高科在新湖系中的战略地位,也更为微妙。

   早在2008年,新湖系就曾经对哈高科进行过股权调整,将其控股权由新湖控股调整为新湖集团。新湖集团为新湖控股的控股股东,而通过此次调整,哈高科在新湖系的层级得以提升,从而与新湖中宝处于同一层级。

   当时新湖系相关人士就曾向记者表示,哈高科不作为当时整合的重点,“只是会为后续的整合做准备。”

   “新湖中宝已经成为新湖系的旗舰,包括地产和矿业都放在了新湖中宝,现在应该轮到哈高科了。”有接近新湖系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不过哈高科曾经在11月2日发布公告,称三个月内新湖集团没有对该公司进行重组的计划。

   而对于此前市场盛传的湘财证券借壳哈高科的说法,上述接近新湖系的人士表示,这一方案几无可能。

   “这个之前曾经讨论过,但早在2007年就已经放弃了。现在券商借壳不太现实,还是扎扎实实把这个湘财证券平台做好。”上述接近新湖系的人士表示。

   而在今年的7月27日和28日,新湖集团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已经减持了哈高科共880万股,以当时8元左右的股价计算,新湖集团已经套现超过7000万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