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复苏!5月销量过半主流车企正增长,自主品牌涨势可喜

2020-06-12 16:17: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实习 余昶)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近期汽车市场表现。据会上公布信息显示:我国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增长4%和5.9%,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5%,增幅比上个月分别扩大15.9和10.1个百分点。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8.7万辆和795.7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4.1%和22.6%。呈现两位数增长。

从整体来看,5月份延续4月份销量增长的趋势,并成功达到两位数增幅,这表明我国汽车市场已经开始逐步摆脱疫情的影响,逐渐步入正轨。

复苏标志,乘用车市场连续两月保持增长

2018年-2020年乘用车月度销量对比(图片来源:中汽协)

2018年-2020年乘用车月度销量增长率对比(图片来源:中汽协)

我们来看看乘用车市场,5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6.0万辆和167.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5%和8.9%,同比分别增长11.2%和7.0%,增速已由负转正。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95.5万辆和610.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1%和27.4%。

从细分车型来看,SUV、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交叉型乘用车,同比增长47%。其他车型中,轿车微降,MPV下降。

我们还惊喜的发现,在已经公布的5月份销量排名前十中,有7家车企保持了正增长,其中自主车企回暖明显,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分别有着同比增长69.1%和24.7%的亮眼表现。另外合资品牌方面,日系中除东风本田外,均保持稳定增长,日系份额也稳步提升。

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增势明显的因素主要在于旗下热销车型的回暖,CS75、逸动,以及欧尚X7均月销过万。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尽管中国品牌整体市场份额下滑,但我们看到长安、吉利等车企依然取得不错的表现。因此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提升产品力及品牌效应对于自主品牌而言至为关键。”

这样的数据表明,在5月份,各车企按下“加速键”,工厂复产复工使得产量有所提升,同时又有经销商在五一期间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活动,加之政策红利的释放,带动了客流量及销量的回升。但不能掉以轻心的是,在达成销量抬头的同时,也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如何提升自家产品力和品牌力将成为车企的新课题。

新能源持续为负,多政策提振销量

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还未从负面状态脱离,同比继续保持下行状态。

2018年-2020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对比(图片来源:中汽协)

数据显示,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5.8%和23.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万辆和6.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3.8%和2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万辆和1.8万辆,其中生产同比增长17.1%,销售同比下降16.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辆和42辆,同比分别下降94.6%和86.7%。

当然,不必太过悲观。今年4月份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年底,并设置3个月的过渡期。财政补贴期限的延长对中国新能源市场起到缓冲的效果,这对在去年因补贴退坡而进展艰难的中国市场无异于一味良药。

另外,4月份国家电网还启动了首批126个充电桩项目,今年全年计划安排充电桩项目投资27亿元,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等24个省(市),涵盖公共、专用、物流、环卫、社区以及港口岸电等多种类型。其中居住区充电桩5.3万个,公共充电桩1.8万个,专用充电桩0.7万个。

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项目,国家在财政补贴和充电桩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推动,这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度过低潮期,快速回到正轨。

对于5月乘用车市场的表现,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做出这样的分析。“随着疫情缓解和各地学生陆续复课,家庭购车和换车需求持续释放,拉动车市持续走强。加之各地促消费政策逐步启动,大幅改善了疫情后消费信心。”

随着疫情逐渐消退,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也逐渐回升,但从乘用车和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产品力才是提振销量的重中之重,如果无法推出强有力的代表车型,那么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将在竞争中“淘汰”。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