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珠海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发力,打好“提醒倡议、主动发声、维护权益、形成震慑、开通绿道、服务保障”六个组合拳,确保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超前告诫,主动提醒倡议“打前战”。
疫情初始,珠海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反应,意识到口罩、药品等防疫用品以及市场供应可能会在春节期间集中涨价,立即部署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药店逐户开展价格提醒告诫,发放并张贴《价格提醒告诫书》,并利用主流媒体、网站、新媒体等平台进行广而告之,要求疫情防控物资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经营销售企业,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确保防控物资产品质量合格稳定;向餐饮服务单位重申加强食材进货查验、人员管理、场所清洁消毒及集体用餐管控等事项,鼓励采取现场分餐、排队取餐,应采取分批、分段方式配送供餐;第一时间召集国药、华润、上药等大型医药公司研究物资供应问题,要求共同做好稳物价、稳供应、稳秩序相关工作,调动一切力量保障防疫用品供应;运用市局官网、新媒体及市主流媒体等公众平台发出《致在珠直销企业的一封公开信》,发动市食品安全协会、市特种设备协会、市消委会等团体组织发出相关倡议书。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供应,加强价格自律,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公众利益。坚决杜绝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坐地起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由于超前采取措施,全市防疫用品、市场供应价格幅度基本可控,持续保持稳定状态。
二、主动发声,抢夺舆论阵地“广宣传”。
坚持正确宣传导向,及时发布市场监管权威信息,强化疫情防控期间政策宣传、舆情监测。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主动向国家总局、省局、市两办报送开展市场整治、疫情防控信息。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意识,积极引导群众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实时通报疫情防控进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动态、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加大疫情信息投放密度,全面进行科普教育。在局官方网站(内网、外网)开设“珠海市场监管战‘疫’”专栏,每日汇总编写《市局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密切联系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及时回应网上不良舆情,做到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增添信心、助推稳定。截止目前,通过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发布信息40余篇,在珠海特区报、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和“观海”APP等媒体发布宣传信息101篇/次,接受媒体专访及采访数18次。“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有效开展疫情防控价格监督执法”稿件被《广东省市场监管领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每日动态》专刊报道。
三、全天受理,投诉举报线索“随时办”。
珠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指派精兵强将,24小时全天候在线12315投诉举报中心,对涉及疫情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消毒用品的投诉举报以及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的举报建立登记台账,及时跟进查办进程,及时给予结果答复。务求做到消费咨询当场解答,一般诉求即时回复,复杂诉求当日办结,涉嫌违法立案查处。同时,为快速、有效处办消费者投诉举报,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与全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快速协同处办机制,实施就近处理有关投诉举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案件查办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密切关注并及时跟进来珠游客退票退款、价格涨幅过大等消费投诉。安排专人紧盯我市主流媒体、信息群等舆情信息,对群众反映的锦绣柠溪步行街、莲花路、夏湾、斗门白蕉等地疑似哄抬物价、销售劣质口罩等线索第一时间核实、响应和处理,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幸福路查获2起销售“三无”口罩的行为,查获涉案口罩4400余个。1月20日至2月13日,共收到群众投诉举报3358件,其中涉价格投诉举报1753件,办结1509件;涉出售经营野生动物投诉举报1414件,办结463件;涉食品销售投诉举报191件,办结178件。
四、形成震慑,实施硬核执法“从重罚”。
珠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每日派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深入各辖区开展督查检查,各区局在每个农(集)贸市场派驻1名专管人员,负责市场巡查,加大对医用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等防疫用品及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监管力度,接受投诉举报,稳定市场价格。2月12日-14日,由局领导带队组成10个督查组对全市非星级酒店旅馆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目前现场检查非星级酒店旅馆48 家,总体情况良好。主要存在部分酒店旅馆未按要求配备红外体温监测仪,体温监测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酒店旅馆防控意识不强等问题。市局领导及业务骨干赴各区联合基层执法队伍对群众反应强烈、投诉集中、问题突出的片区及单位开展现场督导和执法,以“传帮带”+实地教学、指导、答疑的方式,提高基层执法水平。对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及医疗器械经营单位等重点对象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坚持快查严办,及时曝光,形成震慑。迅速查办一批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违法案件,有力的维护了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截至2月13日,市市场监管局共受理疫情防控相关案件累计141宗,累计货值102.31万元。
五、安全高效,畅通办事渠道“非接触”。
珠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斗门区市场监管局采用“非接触式”微信远程视频调解畅通消费维权渠道,让消费者足不出户维护权益。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特别针对防控疫情相关的投诉举报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完善市场秩序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应急指挥处置互联互通、深度融合,强化“投诉转案件”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为保障企业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办事需求,减少群众跑动和聚集,市市场监管局2月1日发出珠海市企业开办服务大厅调整对外服务方式通告,利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珠海专版、珠海易注册、粤省事APP及各窗口部门网站、APP等“网上审批”流程进行“非接触式”线上办理。通过群众广泛接触的微信公众号、网站进行大力宣传,全面倡导群众使用“非接触式”的电子办照渠道。同时积极引导群众选择“网上预审+双向快递”的方式寄送申请材料并领取证照和相关文书,创新的“非接触式”办照,保证了疫情期间许可注册服务不断。
六、把准脉搏,助力抗疫攻坚“及时雨”。
珠海市市场监管局主动服务,打通生产“绿色通道”。指导创美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加快办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防控急需用器械各类手续,促成其N95口罩于2月5日正式生产,日常量约2万只;协助安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总局应急注册审批,产品将于近日取得注册证并正式投产,日产量约2万人份;协助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新冠试剂产品(胶体金IgM、胶体金IgG、酶免IgM)的注册审批已进入到国家局应急审批通道。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在春节期间银行系统歇业、企业急需筹措资金的紧急情况下,协调银行及财政部门向“安信纳米”预付350万元,向“创美健”预付共200万元,向珠海爱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珠海百富保健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各预付 50万元,助力企业购买生产设备、无纺布及熔喷布等原材料,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协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帮助丽珠、润都等药企采购在外地受严格控制的无水乙醇等防疫药品生产急需原料;协调健朗公司引进安信纳米公司闲置口罩生产线,使两家企业加强交流互助,加快 N95 口罩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支持爱微医疗、润安卫材等公司从外市购置闲置口罩生产设备,增大我市产能;为缓解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现状,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全市疫情防控物资进行统筹协调。截至目前,向医院、口岸、交通部门、公安、交警支队等26家单位派发一次性医用口罩超过52万只、防护服5870套、防护目镜890副、医用手套19500双、测温设备2318台(个)。(供稿:珠海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