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恩施硒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湖北省恩施州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34件

2019-11-28 13:45: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酸辣鲜美的三峡茶店牛肉、细圆饱满的小村红衣米花生、无筋脆嫩的来凤姜、苍翠绿润的恩施玉露……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湖北恩施特色农产品陆续拥有了“身份证”和“护身符”。近日,“恩施硒茶”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注册成功,成为恩施州第34件“地标”,标志着恩施产业发展再添一块“金字招牌”。

恩施硒茶图标

历时5年,“恩施硒茶”破茧而出

冬少严寒, 夏无酷暑,雾多寡照,终年湿润,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湖北省恩施州,种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世界上最适宜种茶的地区之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恩施老百姓没有辜负大自然的恩赐。

从名不见经传到如今“恩施玉露”“利川红”等茶叶品牌享誉全球,恩施将小小的绿叶变成了“黄金叶”,不仅让茶叶种植成为恩施州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帮助茶农实现了稳定增收。

恩施州8个县市都有自己的茶叶品牌,如何在不影响已有品牌茶叶产销的前提下,让更多不知名茶叶品牌的种植户和企业“借船出海”?

早在2013年,恩施州委、州政府就为此谋篇布局,确定创建“恩施硒茶”州域公用品牌。

2014年,按照“母子商标、双牌经营”模式,恩施州初步整合“恩施硒茶”州域公共品牌。各县市整合的恩施玉露、利川红、来凤藤茶等县域品牌,作为“恩施硒茶”的子品牌商标运行。

2015年8月,“恩施硒茶”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文件提交国家商标局。由于前些年全国各种硒产品商标注册数量泛滥,国家商标局2012年停止了涉硒产品注册。鉴于此,2017年9月,恩施州领导带领恩施州工商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专程赶往北京,就“恩施硒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情况专题汇报。

恩施硒茶产品

2017年底,国家商标局破例同意“恩施硒茶”申报地理标志商标。

“中途又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多次补充申请材料。仅为了寻找‘恩施硒茶’的客观存在证明,工作人员翻阅州内各种典籍记载近4个月,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鄂西农特志》里找到了‘恩施硒茶’的最早记载。”回忆那几年的经历,参与当时申报工作的恩施州市场监管局商标和地理标志科田远波和恩施州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科胡兴明依然很感慨。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地标”申报仅需6个月至1年。而“恩施硒茶”用了5年多,其申报难度可想而知。

推广运用,“地标”与经济发展和谐共振

让“地标”与当地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接轨,才能真正发挥“地标”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发展的极大推动作用。

“我州先后就茶叶申报了包括‘恩施富硒茶’‘恩施玉露’‘伍家台贡茶’等8个‘地标’,对于区域产业发展尤其是企业发展来说,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恩施硒茶’‘地标’申报成功后,能够让更多企业受益,有助于恩施茶叶走出去。”恩施州茶产业协会会长苏方俊说。

2018年,恩施州茶园达149.4万亩,占湖北省28%;茶叶产量10.73万吨,占湖北省34.4%;茶叶产值38亿元,占湖北省25.1%。这些数字的背后,都是商标品牌效应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地标”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也倒逼“地标”申请。

来凤姜

上世纪50年代,恩施州开始较大规模种植土豆。随着“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在恩施被发现,恩施土豆的“硒”内涵被发掘出来。2015年,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恩施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200余万亩,商品薯销售价格逼近20元一公斤,平均每年销售量高达1000余万公斤。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了保护农民和消费者权益,2019年年初,恩施州提交“恩施硒土豆”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文件。目前,该“地标”已经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有望在年底成功注册。

积极探索,加强“地标”培育及保护

恩施州农产品资源丰富,积淀了丰厚的地理标志产品,10多年来,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注册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恩施州地理标志商标共34件,其中巴东县7件、利川市6件、来凤县6件、恩施市6件、宣恩县4件、咸丰县3件、建始县1件、鹤峰县1件。在湖北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量排名第6位,在全国30个自治州排名第2位。2017年,恩施州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先进经验得到国家、湖北省相关部门充分肯定,并在2017年全国地理标志大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我州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今年有望突破35件,明年有望突破40件,到2025年有望突破50件。”在恩施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发展地理标志商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各部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实行行业规范化、产业规模化、品牌统一化,着力加强对地理标志的运用保护及培育发展。

咸丰小村红衣米花生

“地标”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地标”在恩施州8县市发展不平衡,存在有些地理标志的作用未真正发挥出来、一些产品史志资料不全或当地政府对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和运用工作认识不足等问题。

“各地应围绕当地自然资源、人文及产业优势,积极有效地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让地理标志商标和产品成为当地转变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恩施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建议。

(作者:杨亚玲 刘乾竹 供稿:湖北省恩施州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