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8月22日,邯郸市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发区垃圾转运站举行打击“傍名牌”、清除“山寨货”集中销毁活动,采取粉碎、清的方式,现场销毁罚没的食品、电子产品、服装等价值6万元的假冒伪劣物资。“哇!土豆”、“可比脆”、“小白兔果糖”……这些令人真假难辨、啼笑皆非的山寨食品被现场清理,并运往垃圾处理厂填埋,再也不会出现在孩子们稚嫩的手中。
以往,山寨食品频频出现在经开区各城乡结合部、各乡镇等低消费市场,酷似“康师傅”的方便面,仔细一看标的竟是“康帅博”,包装精美的“哇!土豆”外表酷似“呀!土豆”……这些产品不仅名字傍名牌,而且包装也与正品相差无几,虽一字之差,品质却失之千里,让人防不胜防。山寨食品建立在对品牌企业知识产权的侵犯之上,不仅影响正规厂家的声誉和效益,甚至直接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为严厉打击经开区山寨食品乱象,自今年2月份以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打击制售侵权假冒食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连续7次开展集中统一行动,地毯式清理规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执法人员着重检查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点多面广的食品经营主体及农村集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等风险隐患较高场所,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节日期间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为重点,严格查处食品假冒、侵权“山寨”、“三无”劣质、超过保质期等违法违规情形。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约谈食品经营户等方式,有力增强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社会共治氛围提供保障。
行动中,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脚踏实地、下真功夫。
约谈宣传,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3月4日,对辖区内38家大型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
4月18日,召开食品生产企业警示教育暨集体约谈会议;
4月26日,邀请邯郸市商标协会共同参与,开展以“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打击制售侵权假冒绝不手软
3月11日,取缔无证桶装水加工“黑窝点”;
5月31日,尚壁镇南亓固村查处了2处白酒生产“黑作坊”;
6月3日,依法取缔丛台路兼庄村内一豆制品加工“黑作坊”。
共出动执法人员923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950余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6份,依法查扣涉嫌假冒伪劣食品580余箱件、散装小食品782公斤,以及酒类、电子产品总价值约6万元,有效净化我区食品市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讯员 孙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