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包头市市场监管局自主研发“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系统”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019-03-06 13:13:0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由原包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包头市特种设备检验所联合自主研发的“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系统”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正式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已经支持121个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机构无偿使用该系统,社会效益显著,广受赞誉。目前,362家生产和使用单位开通了账户,远程办理施工告知1477条、使用登记1458台、检验申请4602台。与此同时,包头市市场监管局近年还自主研发应用“包检道”NQI质量服务企业一站式平台,在“互联网+市场监管”软件自主开发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同行前列。

随着包头市经济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急剧增加。目前,包头市现有在用特种设备42万多台只,每年还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与设备数量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特种设备追溯体系成为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此,原包头市质监局和市特检所干部职工自发组成研发小组,着手研发追溯体系原型。同时,两级单位积极投入大量人、财、物资源支持研发小组工作,历时4年半,最终成功研发了包头市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系统。经两年测试运行,研发小组不断完善追溯体系的基础功能、运行效果和系统稳定性,目前包头市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系统正高效、稳定运行。该系统基于特种设备监察、检验、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由一个统一特种设备数据平台、一个网络控制中心、两种追溯标识、四个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相关移动应用终端APP组成,可概括为“一一二四”信息化工程。通过一个数据平台、一个网控中心、双码识别标识,实现四个专业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特种设备全过程追溯和动态监管。系统将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与监察、检验、生产、使用管理各环节业务需求紧密结合,极大满足各环节特种设备管理的需要。系统维护与新功能的开发均由熟悉业务与管理模式的工作人员和软件工程师完成,维护升级更加及时快捷。

建设过程始终遵循将特种设备质量和安全融合、管理和业务融合,企业内部管理和职能部门监管的有机融合,结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既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又方便企业办事。监察系统集施工告知、使用登记、单位与设备管理、查询统计、隐患治理监督、现场监督检查等各种功能于一体,通过数据实时分析和实时预警功能精准推送隐患信息、自动生成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安全监察指令书,提高了监察效率。检验管理系统涵盖了特种设备法定检验和委托检验的所有流程,从业务受理、填写检验记录、报告生成、报告打印归档等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管理自动化。特种设备使用综合管理系统,基于统一的特种设备数据库,专为使用单位研发的管理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应用系统,通过数据融合,构建企业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智能系统,实现特种设备网上信息查询统计、持证人员管理、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打卡功能,在线完成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登记变更、停用和注销、检验申报等功能,实现了与监察系统和检验系统数据的无缝对接。生产单位管理系统是为生产单位定制的,提供与监察、检验信息对接的软件系统,包括产品跟踪、人员管理、施工告知、监检申请、线上提交自检报告等功能。通过系统数据传输,监察机构、检验机构实时掌握生产单位质保体系运转、变更情况,实施全链路的质量安全管控,实现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管理系统实时化。为方便各环节人员现场办公、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设备上永久性粘贴兼具二维码和射频码识别功能的双码识别标签,作为特种设备的唯一识别标识。监察人员、检验人员、使用管理等人员通过追溯体系的APP软件,实时查询、分享大数据资源,实现设备制造、安装、使用管理等信息查询、待办事项提醒、扫码打卡、网上办公等多种功能,随时随地开展工作,实现设备的全程信息追溯。双码识别标签也为公众参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提供了信息基础。四个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特种设备各项业务办理、行政审批全程数字化,特种设备告知、登记、报检等业务办理“一次也不用跑”,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要,达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的目标,实现特种设备管理的数据化和智能化。

该系统在自治区促进地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建立了特种设备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进了特种设备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调高了政务服务的效能。

今后,包头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开发完善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功能,通过对特种设备大数据的分析和诊断,优化监管方案,提升安全风险预测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推动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让系统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部分,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张井)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