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辰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一直不高,但是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可谓正当时。
但在你追逐高收益时,还是应该注意银行理财的风险。避免被误导。
不要依赖预期收益
要知道高收益一定对应高风险,关键是风险背后都有哪些保障措施,收益是年化收益,还是好几年的累计收益。
一般理财产品都是年化收益,就是年能得到多少钱,但也有部分产品是好几年的累计收益,这个投资人一定要问清楚。
还有,就是当产品收益达到一定比例时,是否提取业绩分成。
例如,产品每年收益超过10%以上,需要提取收,2%的业绩分成。
问清关于产品的一切
一定要知道这个产品对于本金的保证是如何描述的,是保证收益型,还是保本浮动型,还是非保本浮动型,还是保本一定比例型。
同时,大家会发现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少在介绍保险时,提到“保险”二字,而是不断地强调和重复“分红”、“收益”、“理财产品”等。然而这些大多数都是口头承,诺消费者发现问题后往往找不到实质证据。
除非消费者在购买时问起,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特别说明取款期限和违约损失。
风险早知道
很多产品虽然其性质非保本浮动型,但产品的结构是可以控制风险的,投资人需要关注几个风控关键问题:
首先是有没有抵押,抵押率是多少。抵押率越低越好,50%的抵押率意味着你借给对方1元钱,对方拿价值2元钱的东西抵押给你。其次是有没有担保。有担保意味着有人承接连带责任,出了事情有人负责。
当然一款理财产品并非以上风险控制措施都要具备,但最少要标清楚、写明白,一款连风控措施都找不到的理财产品,即便收益再高也还是放弃的好。
另外有时候大家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对方根本不说清是做什么的、投资哪里也不知道,弄一些专有名词也不给解释,在此建议客户一定要问清对方,是投资债券还是股市?是投资房地产还是矿业?是投资海外市场还是投资亚洲市场?总之作为投资人,你必须知道你的钱拿到哪儿去了。
认清谁是真正的对接人
不少消费者都把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误以为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了。
虽然不少银行很早以前就有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不能穿银行工作人员的衣服。
但是,部分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是去买了和银行制服相似的衣服穿着,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表明身份,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