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大连市智能制造标准化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2017-12-28 10:30: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大连市智能制造标准化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文 徐 磊

制造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业现状

依托大连百年形成门类齐全的完善工业体系,辽宁省大连装备制造业呈现出技术水平高、装备力量强、集聚程度高的产业特征,逐步形成了以高端数控机床、交通装备、制冷设备、大型电梯、风力发电机、大型化工设备、冶金装备、船舶装备、轴承、液压、泵阀等基础部件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尤其在现代交通装备领域,呈现出厚积薄发的气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连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十几个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落户于此。一大批如德国大众、道依茨、博格华纳、斯凯孚、苏尔寿、格劳博、山崎马扎克、三菱、三洋、星玛等国际知名品牌相继进入,也涌现出大连机床、大连电瓷、大连光洋科技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带动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也逐渐做大做强。不断壮大集成电路产业,使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和微电子装备在产品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提升了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并在数控机床、风电、核电设备等领域向产业链高端提升探索,重点培育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使产业与产品结构更趋于合理。大连机床集团加快十余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新产品研发生产,使主导产品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跻身世界机床行业前5强。大连机床集团、光洋科技等企业研制的五(多)轴数控系统开始装备国产数控机床。

二、智能制造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但是依然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尤为突出就是智能制造标准化问题:

1、制造业智能化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智能化器件、网络端口的链接、系统软件的集成等,都需要有一个标准作为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中得以顺利对接的前提性条件。

2、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间自动化系统中的技术参数不同,来自于不同的厂商。即使其中的一些标准在各种学科领域、协会机构和工作单位中得到了使用,但是缺乏对这些标准的协调统一,不同网络之间、设备之间存在严重的异构异质问题。

3、智能制造行业标准的不统一,造成行业发展混乱,阻碍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壮大。

智能制造标准化研究的必要性

智能制造,标准先行。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提出在我市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验证性试验研究的建议。现阶段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的有利基础:

一是针对智能制造的标准比较缺少,无法引领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综合各方面的有关智能制造的标准化指导文件。

二是本地企业具备智能装备、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硬件设施基础。

三是国家已发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并且智能制造的基础标准如总则、术语、参数模型已申报立项。

四是辽宁省已着手制造强省规划建设,推进100户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建设,方案中提出智能制造在关键共性方面要进行标准化建设。

五是大连市要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基地,重点实施光洋智能制造装备项目。

六是本地骨干企业也迫切需要研制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并推行相关标准从而快速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

对策建议

根据大连市智能制造标准基础差,行业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立足现有制造产业的基础,充分借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不断推出大连市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标准,进行综合标准化验证性试验研究,从而实现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全覆盖。具体建议措施如下:

一是选取大连机床、光洋科技等高档数控机床骨干或其他制造企业进行调研摸底。先从机床装备领域的智能制造的标准化需求出发。

二是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智能制造的实践经验的研究,根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梳理出符合大连机床企业实际情况的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并建立试验验证性系统,在实践中对研制的标准进行验证。

三是在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上,特别关注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安全标准和通信协议标准的研制。

四是利用两年时间,辅助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架构。

五是选取智能生产和智能仓储物流两部分作为突破点,制定其相关技术标准,从而建立起智能工厂的技术标准体系。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标准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