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浅析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建立与管理

2013-10-22 15:31: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激发内动力 增强竞争力

  ——浅析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建立与管理

  ■文/∕晋晓峰

  本文对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建立条件、特征以及激励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对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质检机构主要从事技术服务,根据《关于科研单位分类的暂行规定》,含有技术开发性质的科研功能。但质检机构与纯粹的科研机构又有区别,不适合完全按照科研单位的模式进行管理。科研工作对质检机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推进质检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兴检”战略实施以来,一些质检机构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提高了检验员的素质,带动了质检机构在人才培养、业务开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质检机构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如何建立和管理科研型组织方面的研究较少。

  科研型组织具有高专用性人力资本、低权力距离、平衡性心理契约和高成就动机的特点,是学习型组织的高级表现,具有学习型组织特点。我国质检机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法定性,科研人员大多是检测科研双肩挑,因此有必要对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特征、建立条件以及管理激励模式进行探讨。

  建立条件

  科研型组织的建立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进行科研的场所、技术装备以及实验室等硬件条件;二是要有与科研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才;三是要有科研方向、科研任务以及必要的科研经费。

  质检系统通过近些年的投入,在硬件条件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建立科研型组织的需求。质检机构要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并要确保人才用得上,留得住。对于科研基础较差,没有科研任务的质检机构,可以通过建立科研基金、开展自筹科研项目以及与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方式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组织特征

  一是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建立在常规检测组织上,规模较小,多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工作团队化,任务项目化,科研人员的工作具有双重性。

  二是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点。人力资本可以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力资本是指代理人的职能依赖于所在企业的产品特性、市场状况、工艺流程以及企业文化等,当代理人离开原委托人后, 专用性人力资本几乎没有价值。

  三是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具有学习型组织特点,即:组织机构的扁平化、有弹性、不断自我创造、善于学习和自主管理。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管理观念,其涵义为面临变遭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

  四是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具有成就动机导向。组织成员高度自信,对工作的自主性要求高,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认同感比物质需要更强烈,内部需求动机大于外部诱因动机。管理者对科研工作过程较难监控,工作结果相对难以衡量。

  五是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对权力的需要取向不显著。科研工作的活动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权力并不能为科技人员必然带来工作绩效。因此,科研人员具有低权力距离,对权力需要不显著。科研型组织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虽然存在权力上的差距,但科研人员不会对上司的权力产生恐惧或敬畏感。

  激励机制

  美国学者罗宾斯认为:“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管理学中的激励一般是指为了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创设各种满足其需要的条件,使组织成员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的研究表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28%)、金钱财富(约占7%)。根据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内部需求动机大于外部诱因动机的特征,作为专用型人力资本和高心理需求层次的科研团队,应遵循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方针。

  中国学者周杨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科研型组织员工的禀赋特征,从科研型组织员工心理状态出发,选取高成就动机的激励理论模型,提出了以进入权作为主要激励因素。进入权是指委托人通过赋予代理人进入、接触组织中关键资源的机会,使代理人对关键资源作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获得一种稀缺资源——专用性人力资本,这种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可以使组织的关键资源发挥更好的效能。在具体科研项目中,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赋予成员不同的进入权进行激励。

  结构分析

  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中的科研任务实行课题负责制,科研项目的课题制管理源于欧美,我国从“十五”开始在国家科研计划中全面推行课题制。科研项目课题制的核心内容是指科研计划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课题由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由依托单位提供支持条件。我国质检机构的科研活动应主张全员参与,充分调动一线检验员的科研积极性,检测科研双肩挑。在这种情况下,矩阵式组织结构比较适用于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管理。

  矩阵式组织是指在一个机构之机能式组织型态下,为某种特别任务,另外成立专案小组负责,此专案小组与原组织配合,在型态上有行列交叉之式,即为矩阵式组织。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中可通过矩阵式组织结构将检测部门的检验员分配到一个或多个由课题负责人领导的课题中工作。检测部门是固定的,课题组是临时性的组织,完成任务后就自动解散。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矩阵组织如图1所示。

  矩阵结构的优点是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互相激发的机会。传统研发组织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的信息与决策的传输路线长,对环境反应迟钝。矩阵式研发组织采用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减少了中间层次,加快了决策速度,保证了组织结构的柔性化。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应用矩阵结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配人才,组成团队,集中不同部门的人才,解决复杂的高难度问题,项目结束即可解散。

 

  图1: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的矩阵组织结构图

  矩阵结构主要的缺点是沟通协调的困难和双重管理造成的责任不清,另外,矩阵结构要求课题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避免质检机构科研型组织中矩阵结构的“天生缺陷”,有以下两项措施:一是检测部门负责人与课题负责人要加强沟通协调,或者由同一个人负责;二是课题组内部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网络技术定期进行项目沟通和安排。

  结  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质检机构具有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优势。质检机构需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真抓实干,不断创新,深入推进科技质检建设。

  (作者单位: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9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