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质监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3-05-03 15:47:2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何功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一词共出现15次,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报告在单独阐述的第八大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给出了铿锵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十八大报告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纲要与规划中的相关内容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都设置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要内容:

   1.“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建设质量强国对我国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据专家分析和估算,我国制造业质量直接损失每年超过1700亿元,浪费了大量资源,消耗了大量能源,更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提升质量就是最大的节约和环保,维护质量安全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2.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中表述: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加快“三个转变”,提升“五大质量”,推动质量兴省向质量强省跨越。推进节能减排,逐级分解落实减排目标任务,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督查,对减排措施不力实行总量减排“一票否决”。加强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到“十二五”末两项认证获证企业达3000家。

   3.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质量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总的目标是:到2015年,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产业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强市示范效应初步形成,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力争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强化措施

   为开创四川省成都市质监工作新局面,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立足质监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强化工作措施,以实际行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抓名牌培育,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力度开展省市名牌产品培育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块状经济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提升服务业的质量竞争力。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各级名牌产品培育中,明确高新技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装备制造业产品和采标产品为重点培育对象,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制造业、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业产品在各级名牌产品申报中的比例。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不予申报产品生产许可证,而建议其转产,同时加大对淘汰落后产品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继续推进政府奖励扶持政策实施,引导鼓励企业争创各级名牌和市长质量奖,鼓励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改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抓标准提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实施联盟标准,提升块状经济质量,促进其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项目的申报与实施,积极帮助开展国家、省级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促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在50%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标准化机构,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快产业标准化信息平台筹建工作,在部分块状产业集聚区域建立标准信息子平台,为集群产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标准信息实时服务。

   三是抓能源计量,促企业节能减排增效。深化能源计量服务工作,重点围绕区域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部署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能源计量数据分析应用。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和取缔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产品、设备及落后生产工艺。鼓励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能源计量示范单位创建,致力于形成一批标准创新、清洁生产的样板企业,培育一批省、市能源计量示范单位。会同环保等部门,继续加大对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检定管理力度,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支持。同时,组织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专项监督检查,促进企业绿色经营和社会资源节约。

   四是抓特种设备节能改造,促企业清洁安全高效生产。加强源头节能导向和监管和特种设备生产环节监管,把好准入关。积极开展锅炉、电梯能效测试和锅炉水质化验,推广实施锅炉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引导企业选用节能型特种设备产品,淘汰低能效锅炉。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对企业开展在用锅炉能效测试,完成锅炉节能改造,加大新增水处理达标锅炉数量。鼓励企业开展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示范(先进)单位和安全与节能锅炉房创建,树立节能减排示范典型,培育企业参评省、市级特种设备节能示范单位,建立安全与节能标杆锅炉房。组建特种设备节能专家组、服务队,开展节能技术规范、节能减排技术攻关研究和现场“零距离”技术指导服务与咨询。

   五是抓节约型机关创建,倡导低碳生活与办公。从质监部门自身入手开展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打造低碳绿色机关。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宣传载体,大力宣扬“低碳、绿色”理念,使人人都来关心生态文明建设,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节约从身边点滴做起”等活动,要求全体职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方面细化资源节约措施,完善制度,并纳入年终考核评比,以促落实。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3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