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广西市场监管局着力当好安全底线的守护者

2019-11-29 10:01:47 中国质量报

确保三大安全“零事故”

广西市场监管局着力当好安全底线的守护者

□ 吴 彬 本报记者 何 可

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三大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市场监管部门“三合一”后重点履行的3项职能。

2018年11月19日,在广西市场监管局揭牌仪式上,该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冯学军表示,要努力当好安全底线的守护者,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努力当好安全底线的守护者”,这不仅是对全区市场监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更是对全区人民的誓言与承诺。

一年来,广西市场监管局严守安全底线,严防严控市场监管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了三大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拉紧市场监管“高压线”

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今年9月开始,广西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厅牵头,会同教育厅、农业农村厅等12个部门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围绕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

冯学军,担任广西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组组长。据他介绍,开展联合行动以来,广西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953起,取缔无证经营的食品小作坊等13家次,向公安机关通报有关案件线索4条,移送案件9起。通过自查,已整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或隐患1238个,约谈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340人次,撤换食品原料供货商10个。

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开展春秋季开学食品安全检查、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风险隐患排查、高考中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等专项行动,对学校食堂全覆盖监督检查。在全区开展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摸清养老机构食堂底数,及时发现和纠正养老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管。

与此同时,广西市场监管局统筹部署全区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威慑。加大风险预警交流力度,强化分析研判,为日常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特殊食品和食盐安全监管,先后监督检查保健食品经营环节4617家次、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环节1577家次、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经营环节145家次、食盐零售环节12586家次、餐饮用盐环节4766家次和食品加工用盐环节606家次。

广西市场监管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保健”市场乱象整治,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个,整改网站、APP、公众号11个。全区共立案1225起、结案1127起,涉案金额229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5起,工作成效得到国家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回头看”督查组充分肯定。

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中,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对29.755万家农贸市场和商超、冷冻库等储存、销售者开展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检查合计77.73万家次,责令整改7444家次,监督抽查2468批次,发现不合格104批次,立案查处182件,移送公安机关18件,查扣和无害化处理猪肉及其制品136.85吨。

扩大安全监管“普及面”

连续16年实现中国-东盟博览会核心区域特种设备“零投诉、零故障、零事故”目标。

仅今年就完成201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等36次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零事故”。

……

安全是底线、是红线。没有安全,市场活力和秩序就没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健康运行。过去一年里,广西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重视隐患排查,开展专项检查,扩大安全监管的“普及面”。

今年8月2日,广西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印发2019年重大活动期间全区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区对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检查。截至目前,已排查重点场所电梯758台,大型游乐设施101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86台,发现问题隐患41条并督促限期整改。

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广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儿童和学生校服产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全区共检查儿童玩具生产企业9家、校服生产企业两家、校园跑道原材料生产企业1家,商超、批发市场及儿童玩具、学生文具店、校服等产品经营单位共1237家,学校6所。共监测毛绒玩具和食品用不锈钢餐具容器产品60批次,发现问题样品4批次。

针对目前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的情况,广西市场监管局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厂家国家标准落实工作的监督检查。帮扶推动广西20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落实新国标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25张,对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责令停止生产和销售下架。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