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从理论视野再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

2019-11-26 09:41:08 中国质量报

□ 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质量报刊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小组

理论是常学常新的,科学理论是魅力无穷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不断丰富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加固理解、加深研究。这就需要从理论的本源和背景、内涵与外延、架构和体系、国内与国际、精髓与要义、立场与视野、观点与方法等等诸多维度,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探究它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价值。这就是本文“再论”的研究目的和含义。我们以此学习体会文章,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的产物,时代的呼唤,智慧的结晶,人民的选择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国家昌盛、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伟大目标,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锐意改革、奋勇开拓中前进的,也必定会随着背景环境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论断。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逻辑的必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的。它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及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我们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新境界,是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来自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7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从严治党取得重大进展,“八项规定”成为铁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话语权不断增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基础,来自于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任务、环境、目标等要求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正是基于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特点、新特征、新要求、新规律,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推论和合乎逻辑的历史判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既一脉相承、接力接棒,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体现的就是继承创新的理论品格和创新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洞察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方向,科学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规律,构建了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体系可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基础,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普遍增强。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判断时代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的根本依据。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的重心转变等方面科学判断的结论。新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新时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规律。过去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体现了那个阶段的生活状态和要求;今天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拓展了生活需要的内涵和外延,既包括生活吃得好、穿得好、行得好,也包括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需求,同时也提升了人民需要的内涵和质量。广大人民群众从自身的生活状况改善中,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智慧基础,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不懈探索和集体才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及时洞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抓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发展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了亿万人民的丰富实践经验和集体聪明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是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对这一科学理论,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深刻体会其重大意义、重要作用、历史地位,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面向未来。

二、科学理论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是理论的内在品质,是理论诞生的前提。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靠的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创新锐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判断、创新价值。

坚持创新思维,把握世界进步大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发展和推进,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更加接近百年来的梦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立足这股潮流,把握住世界发展的机遇,全面谋划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实现途径,提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迎难而上,勇于破解现实中的难题、走出发展中的困境。敢于叫真碰硬是科学理论的锐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他看来,“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之所以不平凡,在于“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这两年,国内国际大事多,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风大浪中,顺利前行,保持良好态势,同样也极不平凡。没有理论创新的锐气和勇气,这一可喜结果是想象不到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坚持创新观念,搭建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描述内在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系统的内容体系,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其主体内容体系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两者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

坚持创新方法路径,达到科学理论应该具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统一、内容科学性和实践可操作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继续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行动指南。必须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用理论创新成果推进新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必须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发展形势,不断深化完善和开拓创新,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事关民族复兴和实现伟大梦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现了时代的新气象,顺应了时代的新要求。着眼新的历史使命,全面描绘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方法路径。

三、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面对错综复杂的党建新形势新问题,科学理论需要回答在新时代“建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党的建设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9059万多党员的大党,有461万个基层党组织,必须管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书写管党治党新篇章改革开放事业已经40年,改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社会利益矛盾加剧,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需要全党保持理论清醒,为党的事业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把牢思想之舵,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念和行动自觉,做到理论上成熟、行动上自觉;需要通过提升理论素养,坚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需要筑牢思想防线,坚守精神家园,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大背景下,坚定政治信仰,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党的“建设总要求”,是理论上的一个创新,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党建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目标,即: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党的建设总要求”,并作出科学系统完整的新概括,即“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彰显出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党的领导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我们党面对新时代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如何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关键是要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部署,变成具体的党建工作和能力建设新要求,切实完成好新时代党的建设8个方面新任务,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习近平党建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担历史使命、永立时代潮头的高度政党自觉和政党自信,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推向了新高度。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党建理论上一大创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同志提出并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这些重要论述从理论上阐明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是党在90多年伟大实践中艰辛探索和开创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执政使命、政治主张、纲领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把坚持底线思维放在重要位置,防范各种各类风险,是对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清醒认识管党治党的紧迫性和繁重性,突出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应对各种复杂考验,战胜各种困难,防范各种风险,提升各种能力,承担好执政党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抓住执政党建设的主线问题,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就是抓住了党建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在党章修订中,执政能力建设前面也增加了“长期”两个字。从传统的“执政能力建设”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对中国共产党在时代变革中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定位,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的认识更加明晰,对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风险考验的把握更加精准。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习近平建党理论深刻回答了长期执政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四、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所解决的难题。困难越大、越是复杂,理论价值越高。面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深层矛盾,必须科学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越是接近这一目标,我们遇到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越是需要直面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中的难点问题、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之挑战,越是需要冷静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

——一个深刻的历史性判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方面,还表现在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等方面;而发展不充足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两个没有变”的重大判断。能不能着力解决好这些新矛盾新问题,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两个没有变”的重大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牢牢”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实践需求,提出了“三个牢牢”的实践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就是说,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基于上述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征程和新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逐渐清晰。他指出,从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重大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于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清晰的路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科学揭示了当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方略、谋划了新的发展征程、制定了新的战略部署,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重大时代之问作出了科学回答,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推向新高度。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和政治宣言。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对于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科学理论是灯塔,引领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发展方向。植根民族振兴历史使命,科学理论成为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历史上的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和广袤领土,拥有历史悠久和独特的文化形态,拥有长期作为最先进民族的过去。近代以来,由于落后而不断挨打受辱。这一切都注定了中国不甘于也不可能久居于其他民族之后。

从历史追求上看,民族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具普遍意义的心理取向和价值追求。任何阶级、政党、政治家个人,要想赢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拥戴,都不能不高举这个目标,都不能不朝这个方向努力,都不能不在这个方面作出成绩。可以说,哪种理论能够把这一目标变为中国人普遍的共识,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引领中国人民实现这一目标,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组织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一目标,它就能够成为掌握中国历史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

从历史纵向上看,只有真正把民族振兴作为使命的政党,才能经受得住历史大潮的大浪淘沙。从中国近代史来看,曾经有过100多个各式各样的政党,但是它们大都被历史所淘汰,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把民族振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才得到人民的认可,历史的选择。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最终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民族振兴的大旗,毫无私心私念私求,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给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成为众望所归、人心所向。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2018年底的9059.4万名党员,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旺盛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说,是历史和群众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从历史横向来看,世界各国执政党很多很多,为什么大多数都没有实现富强的目标,为什么大多被世界所遗忘?放眼世界,各式各类的政党把选举、当政作为重要目标,想方设法去执政,而不是把民族振兴作为自己的宗旨要义。甚至有的执政百年的老牌政党,也痛失政权,被人民所抛弃。上个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担当好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搞了许多年,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多,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明显,且没有改变的希望。作为执政党来说,这就丧失了民心民意,关键时候自然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撑支持。

从新中国史来看,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民族振兴的梦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开启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用40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达10.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的比重提高到15%,贡献率超过25%。我国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59.2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1956年实际增长28.5倍。数字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振兴复兴的梦想,如今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实现。

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已是可期可及。“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吮吸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让我们激情澎湃,信心满怀。

六、科学理论是主心骨,是旗帜是信念,是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扛起文化铸魂责任,是科学理论的重要功能。科学理论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问题,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推进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更深更准确,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价值取向、行动路径等。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中国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党对于文化工作的领导既是优良传统也是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也就是说,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保证方向、旗帜的关键。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就是始终把文化改革放在重要位置,结合时代要求,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发展政策、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党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确立的文化发展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总结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贡献,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实践的提炼和升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解决了当前我们的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指明文化发展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习总书记还多次指出,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群众生活冷暖,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受时代脉搏跳动,让文化产品更有针对性、时代性和感染性。要通过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文化宣传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通文化传播价值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核心价值观既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导向,在精神上是一致的,境界上是相通,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了继承和升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在增强认知认同以及转化为崇德向善的自觉行动,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掌握主动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这些论述明确了如何看待中外文化和古今文化以及如何看待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繁衍至今,饱受战火摧残,屡遭外敌入侵,却依然能保持文明绵延、文脉赓续,全赖开放包容的中华优秀文化作为精神支柱。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植根的沃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文化的深厚力量不可或缺。需要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铸魂的功能,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党心民心,激励人们一往无前地创造新时代业绩。

回望1940年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9年多,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经开始勾画新中国的文化蓝图:“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的目的。”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将毛泽东同志当年的愿景一步一步地实现。

七、科学理论是方向盘、定盘星,是影响力号召力所在。放眼全球未来发展,科学理论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个执政党只有面向全球,才能够把握好时代大背景,对国家的强盛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最早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共产党宣言》就指出,无产阶级自身解放与世界解放的一致性,并把解放全人类当作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影响人类整体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世界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恢宏视野和战略思维,鲜明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凸显了中国特色的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国际化拓展,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略的根本指向。这一思想在价值取向层面,鲜明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在重大举措层面,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些新理念、新措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治理方案,巧妙地把东方经验、中国智慧和人类理想融为一体,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各国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佳体现和实践。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倡议已得到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成为有关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中国以更为广阔的胸襟和更为大胆的力度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同时,也表明了要以自身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与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意愿,要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理论开拓深刻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能够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且能够为世界各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带来新启示、提供新方案、创造新经验,从而为应对全球挑战、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

八、科学理论是望远镜、透视镜和显微镜,是思维的工具箱、解决问题方法论。严谨而辩证,科学而灵活,是应对新时代各种风险挑战的科学方法

任何一种通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其中必须蕴含着严谨而辩证的科学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思维方法、分析角度、思考路径等方法论因子,需要我们去学习、掌握,是我们应对新时代发展面临风险挑战时的根本遵循。

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严谨而辩证的科学思维的价值就在于从社会中来,回答时代之问,推动实践发展。当今世界环境复杂多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其严谨而辩证的科学思维,聚焦新的时代命题,总结出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

坚持把握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这一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立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坚持谋划全局保持战略定力的态度。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他反复强调,“在政治制度模式上,我们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落实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只有始终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弄清问题、辨证开方,才能不断有效应对前进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突出重点全面协调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正如我们党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又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坚持保持底线思维的冷静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和国内面临的矛盾和风险都不少,决不能掉以轻心,“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

坚持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务实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接地气,有益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

结束语

科学理论是信心、是信念,是方法、是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国梦构画民族复兴蓝图,“两个一百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奋进目标,“五位一体”设计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明确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命运共同体展望人类未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变成现实;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间证明真理,时代催人奋进。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并将长期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新局面,推进新发展,提升新境界,创造新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