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黑龙江黑河建立设区市城区市场监管分局为主两级体制

2019-11-14 09:53:45 中国质量报

50%以上行政编制配置基层一线

黑龙江黑河建立设区市城区市场监管分局为主两级体制

随着全国市场监管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的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也步入收官阶段。从目前情况来看,如何在城区设置和建设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各地并没有统一模式。

黑龙江省黑河市根据工作需要,探索出了设区市城区市场监管与执法的分局为主两级体制——市局在黑河市城区设立6个市场监管分局作为派出机构,分局作为监管主体拥有执法权,形成了“小机关、大基层”的良好局面,发挥了体制机制优势,值得关注。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虽然已经过去快半年的时间,但是说起那次有关消费者投诉的处理经过,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管局海兰街分局局长马兴洲仍然是记忆犹新。

那是在他调任该分局任局长没多久,分局接到了市长热线转过来的一名消费者投诉,反映其购买了某品牌珠宝,因退款事宜与企业产生了分歧。曾是黑河市市场监管局消保科科长的马兴洲对于投诉处理经验丰富,通过和消费者、该品牌在黑河的负责人以及企业法务部门的多方沟通,最终圆满解决投诉,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7万元。

回顾整件事情的经过,马兴洲说:“我们分局的‘身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方知道局长亲自‘上阵’,一直非常配合。从监管所改成分局以后,监管和执法力量更强了。”

今年5月份才成立的海兰街分局是黑河市市场监管体制第二次改革的产物。

地处中俄边境的黑河市历史悠久,位置重要,商贸发达,目前下辖1个区、3个县级市、两个县。4年前,原黑河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局三局职能整合,组建黑河市市场监管局,黑河市成为黑龙江省首个完成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设区市。

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中,黑河市市场监管局设立了两个分局(爱辉分局、合作区分局)、5个市场监管所,市场监管所由分局管辖,构建了市局、分局、监管所的三级垂直监管体制。

“这种体制有优势但也有弊端。从基层所来说,各方面的力量有所削弱,还存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继海说。2018年,李继海由下辖县市调任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在实际工作和调研中也在不断思考如何“破题”。

今年,随着全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产权、反垄断、价格监管等职能划入市场监管部门,黑河市进行了第二轮机构改革——在上一轮改革没有取消市场监管垂直体制的背景下,撤销两个直属分局,将原来各市场监管所提升为市场监管分局,并新设部分分局,实现城区网格化全覆盖。调整以后,黑河市共设立10个分局(城区6个、五大连池风景区1个、乡镇分局3个),均为正科级建制,探索形成了市辖区城区市场监管与执法分局为主的两级体制,分局承担辖区内日常市场监管与执法工作,对上直通黑河市局,对下不再设所。

这种体制实现了3个方面的探索创新:一是重新划定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责。黑河市政府与爱辉区政府、合作区管理部门划定了各自市场监管职责: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区市场监管工作直接负责,区级政府不承担市场监管职责,只设立一个食品安全办公室(挂靠政府办)来与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协调全区食品安全相关工作;二是打破了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市场监管部门的作法,方便服务群众。黑河市将爱辉区、合作区的4个街道,按照监管和执法的便利性划分为6大区块,设置6个分局,专注市场监管和执法,直接面向和服务群众;三是做大做强了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形成了“小机关、大基层”的良好局面。黑河市城区分局在职责职能方面,拥有了药品、特种设备执法权和重大案件执法权之外的全部监管责任和执法权,实现了监管和执法的有机统一;在人员配置方面,改革完成以后的黑河市市场监管局核定行政编制232名,其中一线派出分局117名,超过50%。

“这一轮改革,是我们按照《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和市场监管总局,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进行探索的结果。一方面优化了机关职能,让机关尽可能‘小’下来,机关内部科室侧重政策和业务指导,侧重专项监管整治行动的统筹、组织,原则上不再承担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另一方面优化派出机构职能,实现管理扁平化,让分局尽可能‘大’起来‘强’起来,在市局相关科室的组织指导下承担市场监管工作,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案件,对于重大案件移交综合执法支队办理,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李继海说。

据介绍,本着“六统一”(统一机构设置科学化、统一队伍建设合理化、统一执法装备标准化、统一内部管理制度化、统一科学监管高效化、统一依法行政规范化)工作原则,黑河市全面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和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分局,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和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全力打通监管执法的“最后一公里”,初步实现了基层监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全覆盖工作目标。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