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9-10-11 09:29:03 中国质量报

奋斗,铸就辉煌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者按:70年栉风沐雨,70年不懈奋斗,70年砥砺前行。

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时代的改革大潮中,忠诚担当,履职尽责。以减少行政审批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食品药品监管为着力点,严守安全底线;以价格监管为着力点,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以打击假冒伪劣为着力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着力点,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本报特刊发此文,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 吴杰鹏 郭姗姗 本报记者 张 华

商事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

市场主体总数跃居全国第八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努力下好商事制度改革“先手棋”,在全国率先实施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企业名称、住所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创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总量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湖北省省长王晓东(右三)、副省长杨云彦(左三)深入省计量院实验室考察调研。

完善开办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自今年6月起,将企业开办5个环节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上线企业开办登记实名认证系统和电子执照亮照系统,在全省高新区先行实施住所信息申报承诺制,武汉东湖高新区、宜昌自贸片区试点简易注销,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内。全省启用微信办照系统,市场主体办照更便利、更省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后置现场审核、“一企一证”等改革举措全面实行。坚持下放与承接、精简与合并并举,省、市州局特种设备许可事项分别由7类精简为3类、4类合并为2类。推行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度,下放省管媒体单位广告发布登记和行政处罚权。率先在全国上线运行药品注册管理系统,取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企业审批现场核查,省级审批事项时限压缩30%以上。

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东湖高新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国家级示范区,全省再添6个全国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实现示范县区“零突破”。

今年1月,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以建局以来的1号文件印发《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出台15条举措,力促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截至2019年8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518.69万户,与1979年的4.3万户相比,40年增长了120倍以上,市场主体总户数跃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二。

据介绍,目前湖北省个体私营市场主体占市场主体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6%左右逐渐增长到了95%左右,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质量强省战略结硕果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5年高水平

今年9月1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13场新闻发布会。根据市场监管总局质量效益研究基地分析报告,湖北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领先优势由2014年的1.19上升至2018年的1.77。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获2018年度欧洲质量奖,这是首家中国企业获此奖。

早在2008年,该省就率先实施质量兴省战略,2015年升级为质量强省战略。针对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5%以上的实际,湖北坚持实施“万千百”质量提升工程,每年推动1万家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1000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树立100家质量标杆企业。2018年,全省组织18558家企业开展了质量提升活动,建立了12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质量提升试点。全省投入质量提升经费5896.9万元,为中小企业开展质量服务1236次,惠及企业1万余家,树立质量标杆企业103家,有效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智能化发展。

湖北省政府质量奖“长江质量奖”设立10年来,共有20家企业获此殊荣,34家企业获得提名奖。以争创“长江质量奖”为契机,湖北一批企业向世界级质量水平对标看齐。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研制出G.654.E光纤,成功应用在京津济宁陆地干线,成为中国企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生动案例,并成为首个获得“欧洲质量奖”的中国企业。三环锻造荣获德国戴姆勒公司“全球最佳供应商”称号,成为国内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2018年,中铁大桥局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为湖北实现了零的突破,安琪酵母、同济医院外科学系获得提名奖,武汉市获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10家湖北企业上榜,位居中部第一;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跃居全国第七,6年间上升5位。

目前,湖北企业正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东风汽车、中国信科、长飞光纤、中铁大桥局、中建三局、安琪酵母、东贝电器等一批企业树起湖北质量标杆,昂首迈入世界一流。2018年,该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得分达到79.7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83。

质量基础建设大提速

“湖北造”的技术支撑更有力

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与认证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4个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围绕全省20个千亿元产业建设目标,聚焦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致力质量提升,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大力推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基础设施建设,为“湖北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省计量院为龙头,17个市级和72个县级计量技术机构为主体的量传溯源体系,全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1个,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4万台件。

国家工业数字成像无损检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

为推动湖北制造、湖北标准走向世界舞台,湖北省从2016年开始实施标准化战略,先后出台了《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的意见》和《湖北省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通过改革创新,该省现行有效的省级地方标准达1185项,强制性地方标准由56项精简至16项。

2019年,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国光谷)高分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汇集标准公共服务、试验验证、创新与应用、合作与交流等功能平台的综合性孵化器。

检测认证传递信任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家富硒产品、国家家用电器安全及能效、国家节能建筑材料等3个国家质检中心和中国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异地灾备中心通过验收,获批筹建的国家级检测技术中心达37个,64个省级质检中心投入使用。截至2018年底,该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391家,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25万平方米,设备23.5万台(套)。2018年,湖北省出口产品质量溢价率排名全国第四,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稳中有升。

到“十三五”末,湖北将努力打造质量技术高地,建立服务“一芯两带三区”的质量技术中心、技术联盟、技术平台和网络,建成50个国家级技术中心、80个省级质量技术中心,有效地建立起全面覆盖、全面支撑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

市场环境持续净化

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近年来,湖北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重拳打假治劣,扎实推进监管、执法和维权工作,整治市场乱象,净化市场环境,努力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配合省人大开展《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实施情况调研,启动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热线“五线”整合,落实涉企收费“一张清单”制度、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等制度,监管执法的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十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

紧盯重点市场、重点领域、重要产品和服务,组织“双打”执法行动,创新运用“互联网+监管”“直播+科普”方式开展纺织服装专项整治,加强强制检定、商品净含量等计量监管,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得到国家督导组肯定。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省市县三级建立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部门协同监管试点,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18年全省抽查企业7.6万户,抽查率达7.7%,高于市场监管总局5%的要求。

开展公平竞争审查,集中整治不正当竞争和传销行为,依法纠正指定印章刻制企业、指定燃气供应商、指定“招拍挂”付款银行等行政垄断行为,及时查办砂石料、建材、新车保险、车辆检测等领域垄断案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武汉设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立江汉平原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深化放心消费创建,畅通消费维权渠道。2018年,全省12315、12365、12331、12358等平台受理处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82.29万件,查处食品药品、产品质量、不正当竞争、网络交易、价格监督、知识产权等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违法案件6.22万件,涉案金额26.37亿元。

强化价费监督检查,打击传销和整治违法直销,全省统一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格局初步建立。

强化信用监管,实施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出台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开展交通、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价格和收费专项整治,查处一批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涉企违规收费行为。

据了解,2018年,国家监督抽查湖北省工业产品合格率为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全省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逐年提高,从2013年的70.1%升至2018年的76.77%;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连续8年居全国前列。在国务院食安委组织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评中,湖北省多年名列前茅。

中铁大桥局建设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创造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