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贵州省民营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2019-09-11 10:08:14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我们是一家专注生态刺梨种植、刺梨产品研发及加工、全国品牌运营销售、康养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在9年发展的时间里,带动当地农户全面发展刺梨种植,惠及农户近2万户,精准扶贫4223户。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用更高质量和效率去脱贫才能有长期效益,比如刺梨种植,农户平均每亩可以获得3500元至1.4万元不等的收入,怎么可以从3500元变成1.4万元,关键得高质量,也就是刺梨的品质,包括农业标准化、地理标志保护等措施都非常有效。”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践说。

“我是一名农民,我们企业也是一个主要由农民组成的企业,是一家集蔬菜育苗、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农’字号龙头企业,目前在清镇市、毕节等地共建立5个蔬菜基地,共吸纳固定就业人员300余人,吸内临时就业人员1000余人,他们大多都是农户。”参加了贵州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公司总经理吴长津尽管说话还有不少的口音,但是却包含感情:“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能让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实现帮扶措施与脱贫需求有机对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最迫切的难题,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远超炒货于2000年落户贵阳,从地摊到作坊发展到如今公司化运营管理,一路的成长离不开各级政府与领导的关心,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说起公司的创业史,贵阳远超炒货公司总经理邓金富表示最近曾两度“落泪”,而发展起来的远超炒货“吃水不忘挖井人”,一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致力于脱贫攻坚及困难户的帮扶工作,团队中80%为农村户口的低收入人群,连锁店店主中80%为返乡创业人员,种养殖合作社带动了上百户贫困户……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民营企业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可发挥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捐资扶贫,有效助推脱贫攻坚。9月4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贵州行(集体采访)暨“民营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公司、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贵阳远超炒货公司、贵州恒霸药业等贵州民营企业介绍的各自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经历,充分展示了民营企业在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民营市场主体达到260.96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97.3%。其中:个体工商户193.58万户,同比增长5.57%,农民专业合作社6.81万户,同比增长13%。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突破80%,成为易地扶贫搬迁中促进就业的主要渠道。

“民营企业在我省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首先得有民营企业,这需要我们政府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元怀透露,近年来,贵州通过完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条件、强化督促检查、发挥职能作用等四个措施,努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各项政策红利向脱贫攻坚战场释放,为全省脱贫攻坚服务。

据介绍,完善政策措施,护航民营经济。贵州近年来先后出台《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场主体培育“个转企”实施方案》《2019年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推进计划》等政策,从市场准入便利化、减轻企业负担、权益保护等方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放宽准入条件,鼓励创新创造。贵州积极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切实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全面“先证后照”推行企业“证照分离”,解决创业“资金难”“取名难”“落户难”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注册登记流程,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3个工作日内;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解决企业注册难、注销难问题。

强化督促检查,维护公平竞争。贵州通过开展公平性竞争审查、严打各类严打各类侵权行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企业信用监管、查处涉企乱收费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活动,确保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发挥职能作用,服务脱贫攻坚。围绕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和“黔货出山”,贵州推动各类企业投资、落户贵州,助力脱贫攻坚;深化扶持微型企业发展“3个15万元”政策,把扶持指标向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倾斜,引导和鼓励农村创业创新群体在乡村创办微型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同时,贵州正大力推广贫困地区有机产品认证、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注重贫困地区品牌培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全省脱贫攻坚。

在市场监管部门等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贵州广大民营企业全力支持脱贫攻坚,贡献着自己力量,涌现出很多可以复制的成功案例,比如贵州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变救助式扶贫为产业化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合同订单为纽带,实现可持续的造血式帮扶;贵州古耕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企业+贫困村”模式,在石阡县大沙坝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成黄精、玄参、金银花、紫菀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0公顷……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