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成都:三千年匠心筑城 七十载品质立都

2019-08-23 09:17:36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张 东

成都简介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锦绣之邦”之美誉。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2018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面积14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3万人,GDP15342.77亿元。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被《福布斯》评为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成都积极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大力弘扬精益求精、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发展理念。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中国偌大的历史版图上,成都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城址未迁、城名未改的城市。作为长江上游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中心,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成都历来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18年,是成都发展史上值得铭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以宽广视野、深刻洞察和战略远见为成都把脉定向,期许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密码?执守匠心,方得大器传世;坚守质量,方有大城崛起……千百年来,成都的执政者和建设者均深谙此中之道,并通过不断的匠心传承与质量创新,让这座城市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不同的生机与活力。

千年锦官城 一部质量史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对质量的追求。成都4500年的城市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质量发展史。

如今,走在成都街头,代表成都城市形象的“太阳神鸟”图案随处可见,展示了成都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箔出土于象征古蜀文明的成都金沙遗址,重约20克,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仅有一张复印纸那么薄,含金量却达到94.2%——这些指标,即便放在今天,无论从艺术设计还是工艺水平,都难以实现。“太阳神鸟”不仅是古代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也象征了古蜀先民们3000年前追求至善至美的质量匠心。

对每个来到成都的游客来说,都江堰都是必须要去的朝圣地之一。这座代表中国古代水利建设最高水准的“千古一堰”,不仅成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其顺应自然、精雕细琢历经2000多年的质量考验,即使在千年不遇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都江堰也始终保持了“金刚不坏之身”,体现出很高的质量水平和抗震能力。

从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到巧夺天工的都江堰,生动地诠释了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成都气质、成都文化、成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与生俱来的质量基因,不仅孕育了这座城市与质量的共生共融,也为我们观察四川乃至中国质量时代演进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1986

1987

2017

2019

壮丽七十年 逐梦新天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千年之前,居住成都的诗圣杜甫,以一首《春夜喜雨》,写出了雨润蓉城的千古名作。而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让质量的“春雨”,润物无声地改变着这座城市从个体到群体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

人 | 质量是扎根心底的信仰

2015年8月,巴西圣保罗,被誉为匠人界的“奥林匹克”——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现场。20岁的成都小伙曾正超用历时4天、长达18个小时的沉稳应战,通过单件焊接、低碳钢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件和不锈钢结构件4个模块,以惊艳世界的焊接工艺品,向来自39个国度的40位焊接专家,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成功问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实现了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榜上“零的突破”。

1995年出生的曾正超,目前任职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建设分公司,焊工高级技师、中冶集团首席技师。拥有两项发明专利,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先锋、四川最美工匠获得者……如今,曾正超的荣誉册上,又加上了一项“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得者。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卷起衣袖,能看到他的手臂上,全是大大小小的伤痕,每一道伤痕,都是这位95后小伙子精进技能、提升质量的印记和证明。

产 | 质量是傲视群雄的信心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条小河中开始试验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的刘汉元,肯定没有想到,他把一间小作坊,带领成长为如今拥有遍布全球200余家分、子公司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通威集团,并作为成都质造、成都智造“走出去”的典型样本令世界侧目。

刘汉元发明的渠道金属网箱式养鱼技术通过验收,第一年收获就打破了四川历史上水产鱼养殖的最高单产纪录,改变了中国人“吃鱼难”的现实问题;1986年3月,通威的前身——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建成投产,随着饵料系数的不断降低,“科力牌”饲料愈发口碑远扬、门庭若市。1991年初,“科力”正式更名“通威”,全新推出的通威牌饲料凭借过硬质量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1992年,通威更是以罕见的方式,在媒体上公开承诺:“如有因为质量问题而放弃使用通威饲料的,奖励1万元。”

质量第一、以质取胜,成为此后通威集团30多年发展历程中最鲜明的烙印,并一步步开启了气势恢宏的商业传奇。

源于对质量的不懈坚守与持续创新,通威荣获了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为全国饲料行业首家也是四川民营企业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其品牌价值从2004年的19亿元,到今年突破756亿元,短短16年增长了近40倍,成为中国民族企业“以质量成就品牌”的生动缩影。

“回顾通威37年的快速稳健发展,与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在刘汉元看来,质量是一种傲视群雄的信心,是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在全世界赢得尊严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为了生活更美好”愿景的最有力武器。

城 | 质量是“让城市更美好、市民更幸福”的情怀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是人们对成都的古与今、动与静、质量与文化、品质与魅力的形象表述。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成都提出“全面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和广大市民生活品质”……70年来,这一路,高歌猛进;这一程,沧桑巨变。

2018年,双流国际机场以5295万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使成都继续稳居“航空第四城”;而成都中欧班列以1591列的年开行量,连续3年领跑全国中欧班列……截至目前,成都“空中丝路”已开通航线数量114条,位列中国内地第四、中西部第一,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城市。“陆上丝路”中欧班列已通达25座境外城市、联通14座国内城市,成都造、中国造、泛亚造产品源源不断运往欧洲,德国汽车、法国红酒、波兰牛肉等欧洲高端消费品也风驰电掣般奔跑在亚欧大陆桥上。目前,成都第二个国际枢纽机场——天府国际机场正在加紧建设,将于明年基本建成,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后国内第三座、中西部唯一一座拥有“一市两场”的城市。

立体高效的国际化大通道,使成都由第一轮开放的“内陆腹地”跃升为新一轮开放的前沿高地。目前每天有超过110家新经济企业在成都诞生,4家本土独角兽企业破茧而出,新经济活力跻身全国前三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85家落户成都,逐步形成大品牌支撑大质量、带动大发展的格局。2018年,成都经济总量达到1.53万亿元,是1978年的425倍,已比肩世界排名第42位的芬兰。

创业之城、成功之都,无疑是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名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成渝铁路、宝成铁路相继通车,使地处四川盆地核心位置的成都成为发展工业的香饽饽。

改革开放的春风拉开了中国经济复兴的帷幕,成都东郊工厂相继实施对外开放,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行上规模、上水平的技术改造。无缝钢管产量居全国第一、电缆产量居全国第一、光学玻璃产量占全国60%,让成都再次站上工业制造的顶峰。

当时间来到21世纪初,老工业区的发展已经赶不上城市建设进程。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成都东郊工业区进行“东调”战略工程,为引入高端要素腾出了宝贵空间,也为市民日益增长的品质生活需求开启了美好画卷。

如今,当你沿着二环路一路向北,越过沙河,就能看到在原红光电子厂旧址上修建的东郊记忆。昔日高炉的钢与火已不见踪影,国际赛事、文化创意、艺术演出……则在这里司空见惯,一座城市文化的新地标正悄然树立。

新思想新理念照耀下的成都,从破题到实践,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一笔一划,着力将“公园城市”从人居理想绘成现实答卷,描摹出高质量发展样本……成都连续10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一幅“高颜值、生活味、国际范、归属感”的“公园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宜居之城,幸福之都,无疑是成都市民高品质生活的最好注脚。

夜深人静,成都依然随处可见人声鼎沸的餐馆夜市。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川菜的发源地,成都早在2010年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当你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大快朵颐时,一套高效运转的“智慧食安”体系正在默默守护着你的餐桌安全。

“智慧食安”的大脑中枢,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依托成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创设的成都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该中心打通了全市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三方电商平台、市场管理平台、检验检测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目前该中心已归集30万条监管数据、910条检验检测数据,接入30万条生产商数据、7000万条全球商品数据、上亿条网络舆情数据,形成了强大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处理能力,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网。

智慧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的创新,大幅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成都市的食品靶向监督抽检问题发现率连续3年稳定在10%,抽检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

不光是政府部门,企业也在积极参与“智慧食安”建设。在成都顺点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溯源”模式形成食材流转全链条的信息汇集,一扫二维码,就能追溯出任何一款食材的“前世今生”。在双流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每一棵蔬菜、每一块肉类,都各自经过定量检测中心、蔬菜快筛检测实验室和肉类现场快检室“三个中心”的严密检测。在都江堰市为农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下,每一项农产品的安全监管都下沉到村,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在众多红油翻滚、海椒浮沉的火锅门店,通过明厨亮灶,后厨加工操作的每个环节都清晰可见,通过监控视频,可以查看每日残余火锅底料的处置情况。

目前,成都市正在加快构建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已汇集准入、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涉企数据信息1亿4千万余条,具备智慧分析决策、联合惩戒、协同监管等十大功能。通过对市场主体进行“精准画像”,进一步实现精准监管、审慎监管、智慧监管和综合监管,为推进城市智慧治理、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筑牢基础。

放心之城,美食之都,无疑是成都城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写照。

让城市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这是成都不变的质量情怀。2018年11月,成都成为全国首批3个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城市之一,为70年质量逐梦划下了精彩的一笔。

在这份沉甸甸、实打实的成绩单上,记录了“成都质量”的高光时刻,也见证了“质量成都”永不停歇的城市进化之路:截至2018年,成都市共拥有中国质量奖9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名;拥有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5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名;已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21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1个、四川质量奖7个,四川名牌产品514个,“三品一标”产品1225个;全市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5项、国家标准1222项、地方标准483项、团体标准21项;拥有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91项;拥有国际TC(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个、国家TC(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个、SC(分技术委员会)13个;拥有国家级标准创新基地1个、研究中心1个。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一座因质量而生、更因质量而兴的城市,正牢记总书记嘱托,不负新时代使命,向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的“三步走”目标阔步前进,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天府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2016年7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建设启动。

成都中欧班列2018年开行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实现连续3年“领跑”全国。

成都大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有更多“成都质量”“成都品牌”脱颖而出。

成都天府新区全貌

 

城市质量记忆

2001年,成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启动

2002年,成都质量兴市工作启动

2005年1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

2007年7月,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质量兴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8年,印发《成都市2009-2013年名牌产品培育和发展规划》

2009年3月,印发《成都市推进品牌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2009年9月,成都高新区获批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2009年10月,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订《标准化战略合作协议》

2010年11月,与德阳、绵阳、雅安、眉山等8市签署《成都经济区区域质监服务合作框架协议》

2011年10月,成华区获批为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青羊工业总部基地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获批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2012年8月,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实施意见》

2012年12月,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的意见》《成都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成都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成都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专项工作目标》

2013年3月,在全国率先启动“同城整合”,由四川省质检院和成都市质检院整合成立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7月,发布城市质量精神主题语“质量至优,诚信至上”

2013年8月,在西部地区率先成立成都市标准化委员会

2013年9月,成都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中西部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高新区获批全国微电子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2014年7日,首届成都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启动

2014年10月,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试点城市

2015年4月,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开建的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成都)通过验收

2015年7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2016年4月,中英标准化合作委员会会议在成都举行

2016年5月,成都市质量发展与供给侧改革论坛举行

2016年7月,国家标准委批复同意筹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都)

2016年10月,与国家标准委签订《关于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合作协议》

2016年11月,首届中德城市间标准化合作会议在成都举行

2016年12月,在全国率先建成成都市锅炉安全节能环保监控平台

2017年3月,印发《成都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启动第二届成都市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

2017年4月,印发《关于积极采用国际一流标准开展品质提升行动建设品质成都的意见》

2017年9月,获批筹建南亚标准化(成都)研究中心

2018年4月,第二届成都市市长质量奖出炉,16家单位获表彰

2018年7月,印发《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2018年8月,印发《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

2018年10月,印发《成都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18年11月,成都市政府成为3个首批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城市政府之一

2019年7月,成都市创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专家组评估

2019年7月,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揭牌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