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让“关键少数”掌勺“天大的事”

2019-07-01 09:51:15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让“关键少数”掌勺“天大的事”

——首届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官论坛侧记

□ 本报记者 何 可

6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这个质量领域的特殊地标,在这个蓝天白云的周末“破例”敞开大门。中国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代表,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

本报记者 李 滨 摄

天时、地利、人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接近尾声,首届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官论坛闪亮登场。

上午9时许,会场已座无虚席。会场深蓝色的背景板上“质量安全官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几个大字,清晰地映入每一位来宾的眼中、心中、思想中、行动中……

“食安官”是什么官

“咱们当‘官’了!”距离9时30分论坛正式开始还有半个小时,紧邻相坐的几位代表之间展开了小范围的讨论。这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严肃面孔,难得开起了玩笑。

他们有的是企业的质量安全受权人,有的是企业的高级质量安全师,有的是企业的质量安全总监……在今天,第一次被赋予了共同的称谓——“食安官”。

“食安官”到底是什么官呢?在论坛的会议手册里给出了统一的答复: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官简称“食安官”,是食品企业负责和从事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总称,是食品企业管理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保障企业食品安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岗位包括总经理级、总监级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人、质量受权人等管理岗位,也包括质量安全师、质量工程师等技术岗位,以及其他相关岗位。

虽说是第一次被提出,但是这个“官”却当得有依据。

据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介绍,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印发,这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不仅构建起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四梁”和“八柱”,还明确要求企业要设立质量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论坛主办方、中国质量报刊社社长李刚说,全国目前10人以上食品企业近15.8万家,数量多,质量安全水平参差不齐,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作为企业食品安全的把关者,“食安官”不仅是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的负责人、检查人,更是第一责任人。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必须抓住企业中的关键人,这就要发挥“食安官”的作用。

守护安全的“关键少数”

“今天天公作美,我们谈的也是‘天大的事’。”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说,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要抓好这“天大的事”,最为关键的就是用好“食安官”这一“关键少数”。“只有抓住了这些关键人,让‘食安官’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规避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与会嘉宾一致认为。

“面对质量问题‘食安官’就是总经理”“‘食安官’在重大决策中拥有一票否决权”……随着食品企业对质量和安全工作的重视,“食安官”再也不是企业里的空架子,手中也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

最高领导责任制、多重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创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开展质量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据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介绍,得益于市场监管部门从上到下的逐级严格监管,广大酒类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生命线”。

马纯良要求,企业要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培训、充分交流,提高“食安官”的业务水平,提升“食安官”的履职能力,发挥“食安官”的主体作用、专业优势,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的重任。

“新官”的承诺

“在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首届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官论坛举办之际,我们向监管部门、企业投资者、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郑重承诺:一、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做依法生产、守法经营的坚定捍卫者;二、坚持质量安全第一,履行主体责任,做源头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坚定执行者;三、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尚德守法,做“四个最严”的坚定贯彻者;四、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监管,主动接受各界监督,与全国同行相互学习,加强交流,提高履职能力,共同创造和维护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官声誉。 ”

论坛现场,完达山乳业、新希望、光明、雀巢等10家企业的“食安官”代表,向社会庄严承诺,将付出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周新虎说:“食品质量安全关乎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质量安全官,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昕说:“食品安全无小事,一饭一餐,牵动着千家万户。食品安全的生命线离不开食品行业的共同坚守,更离不开政府的监督管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将忠实履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的创造者、把关者和守护者。”

曲终人散,但“质量安全官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的议题才刚刚开端。在市场监管总局马甸办公区论坛会场“上任”的“食安官”们,带着新的使命和思考,从北京回归企业,走向全国。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中国食品产业的质量升级中,食品安全官将发挥更加重要、更加关键的作用。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